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00章 一碗红薯粥

第100章 一碗红薯粥(2/2)

目录

“那你们靠什么生活?”

“有点地,我还能动弹,种点红薯、玉米。队上……有点救济,不多。”她含糊地说着,掀开了锅盖,一股红薯的甜香混合着焦糊味弥漫开来。她拿出两个有缺口的粗陶碗,小心翼翼地盛着粥,那粥稀得能照见碗底的花纹。

她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锅里那点可怜的粥,最终还是盛了第三碗,双手有些颤抖地递给我,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讨好:“林……林干部,家里没啥好的,您……您将就喝口粥,暖暖身子?”

那一刻,我看着那碗几乎可以数清米粒的红薯粥,看着老太太那布满老茧、指甲缝里满是泥垢的手,看着小女孩眼巴巴望着粥碗咽口水的样子,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鼻子一阵发酸。

这碗粥,可能是她们祖孙二人一天的食物份额。她们自己尚且食不果腹,却因为我是个“上面来的干部”,而不得不分出这珍贵的一碗。

我接过那碗沉甸甸的粥,碗壁传来的温热却烫得我手心发痛。“谢谢……谢谢老人家。”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端着碗,却没有喝。我走到小女孩面前,蹲下身,将碗递给她:“小朋友,你吃,叔叔不饿。”

小女孩看看我,又看看奶奶,不敢接。老太太连忙说:“使不得,使不得,林干部,您吃,您吃……”

我把碗轻轻放在小女孩手里,摸了摸她稀疏枯黄的头发,站起身,对老太太说:“老人家,这粥,我喝了。味道……很好。”我说的是实话,这碗粥的滋味,将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它混合着贫困的苦涩、人性的善良和底层百姓那令人心碎的隐忍。

我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出发时带的几个馒头和一点咸菜——这本是我预备的干粮——硬塞到老太太手里。“这个,留给娃吃。”

老太太推辞着,浑浊的眼睛里终于泛起了泪花。“这……这怎么好意思……林干部,你是个好人……”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我知道,任何语言在这样赤贫的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拿出笔记本,这一次,我没有记录任何数据,只是在那页纸上,用力地画下了一个碗的轮廓,在旁边写下了四个字:一碗粥,一座山。

离开那户人家,我在村西头又走了几家。情况大同小异,甚至更为触目惊心:家徒四壁,疾病缠身无力医治的老人,失学在家带弟弟妹妹的孩子……刘富贵嘴里“蒸蒸日上”的生活,在这里露出了它最残酷、最真实的底色。

那一碗几乎照不见人影的红薯粥,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我之前所有基于文件和汇报的想象。数据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是挣扎求生的生命。这份“真实的重量”,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也让我肩头那份“为民请命”的责任,变得前所未有的具体和沉重。

我必须做点什么。无论如何,必须做点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