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71章 代拟讲话稿

第171章 代拟讲话稿(2/2)

目录

“请省长批评指正。”我站得笔直。

他拿起那份稿子,我瞥见上面密密麻麻满是红笔的批注,心里咯噔一下。

“总体框架可以,案例也用得不错。”他先给了颗定心丸,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小林啊,你这个‘容错机制’的提法,太扎眼了。”

他点了点稿纸:“想法是好的,鼓励干部敢闯敢试嘛。但‘容错’这两个字,太敏感,容易被人抓住做文章。好像我们鼓励犯错一样。改成…‘建立改革探索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备案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意思一样,听起来就稳妥多了。”

我恍然大悟,连忙点头。这就是政治智慧,同样的内核,不同的表述,效果天差地别。

“还有这里,”他又指向另一段,“批评惰政现象,力度够了,但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加上一句‘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想干事、能干事、也干得成事的’,把基调拉回来,要团结大多数人。”

他一条一条地讲,我凝神静听。他不仅在改文章,更是在教我如何把握分寸,如何在高阶政治话语体系中精准表达。这比我读多少本政治学着作都来得深刻。

最后,他放下稿子,看着我,目光锐利:“文章的思想性、针对性都很强,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里面有些话,是我想说还没找到合适机会说的。年轻人,就要有这股子闯劲和思考深度。不错!”

这一句“不错”,让我心头一块大石轰然落地,甚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成就感。

“按照我的批注,尽快修改完善,明天一早交给我。”他吩咐道。

“是,省长!我马上改!”我几乎是铿锵有力地回答。

拿着那份布满“御笔”批红的稿子走出省长办公室,我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走廊里遇到综合二处的孙处长,他笑着跟我打招呼:“小林,稿子过了?周省长要求可是很高的,看来你很得赏识啊。”

我谦虚地笑笑,心里却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篇讲话稿的通过。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核心运作逻辑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波澜壮阔的改革图景背后,决策者们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突破与稳定之间,进行着怎样精妙的权衡与执着的推进。

回到座位,我摩挲着稿纸上省长力透纸背的字迹,开始逐字逐句地修改。窗外,华灯初上,省政府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繁星。我知道,属于我的征途,才刚刚开始。而这篇凝聚了心血与智慧的讲话稿,或许就是那第一声清脆的“青萍之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