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站队的选择题(2/2)
“可是,清薇,如果去人大,我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我有些烦躁地揉了揉额头。
“那样又如何呢?”清薇看着我,眼神清澈而坚定,“难道只有站在最高的位置上,才能实现你的价值吗?在哪个岗位上,就不能为百姓做事了?致远,别忘了你当初为什么出发。”
你为什么出发?
这简单的几个字,像一记重锤,敲打在我混沌的脑海里。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仅仅是为了权力和地位吗?不,最初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怀揣的是一份用知识改变命运,进而能为像他父母那样的普通人做点实事的朴素理想。
这时,我的bp机响了。拿起来一看,是陈默发来的信息,只有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致远,守心不易,慎之择之。”
我心里猛地一颤。陈默在省纪委工作,消息灵通,他定然是听到了风声。这条信息,既是提醒,也是告诫。
一边是赵瑞龙描绘的“步步高升”的捷径,一边是清薇提醒的“不忘初心”的本真,中间还横亘着陈默“守心不易”的警钟。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这个内陆省份省会城市的夜景,灯火零星,远谈不上繁华。我想起了跟随周老下乡调研时,看到的那些贫困村庄,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乡亲的脸庞。
权力是什么?是赵瑞龙眼中可以交换、依附的资源?还是周老手中用来推动改革、为民谋利的工具?
我转过身,对清薇说:“你说得对。我知道该怎么选了。”
第二天上班,我径直走进了周汝信省长的办公室。他正在整理文件,抬头看到我,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温和的笑容:“致远,来了。”
“省长,”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而坚定:“如果您不嫌弃,您去哪,我还跟着您。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换个岗位,也许看得更清楚。”
周汝信看着我,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要看到我心底去。片刻,他什么也没问,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很重。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从办公室出来,走廊里恰好遇到几个原本围着刘省长转的处长,他们看到我,眼神复杂,有惊讶,有不解,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我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与他们擦肩而过。
我知道,我选择了一条在很多人看来“不够聪明”的路。但这一刻,我的内心却感到了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与踏实。
这个选择题,我交出了自己的答案。尽管前路未知,但至少,我对得起那个很多年前,怀揣理想,第一次走进省政府大门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