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和战之间(2/2)
他说完这一番话,厅中再次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诸葛瑾缓步上前,神情冷静,语气温和却不容忽视。
“眼下不宜仓促决策!”他开口道,“不如一面派使者探听蜀军意图,一面整军备战,以观其变!”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思索之色。
张昭微微颔首,周泰虽仍有不甘,但也未再反驳。
孙权目光微动,似乎在权衡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他深知,此刻必须做出抉择——
是屈辱求和,还是倾尽全力一战?
孙权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今日议政到此为止。明日辰时,再议国策。”
说罢,他不再多言,拂袖转身离去。
厅中众人面面相觑,气氛沉重。
孙权寝宫,一道孤灯微明,映照着孙权那紧锁的眉头——
白日群臣争论未果,他心中仍无定论。
江陵失守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江东众人的心头。
吕蒙被俘、三郡尽失、糜芳与傅士仁竟献城投降……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赵云几乎没有费力便接管了江陵,而那座号称固若金汤的荆州重镇,如今依旧是刘备的囊中之物。
孙权目光沉沉,心中思绪翻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仿佛想从中找出一丝破局的灵感。
就在这时,近侍低声禀报:“主公,诸葛瑾已在殿外求见!”
孙权抬眼,语气低缓:“请他进来!”
片刻后,诸葛瑾缓步入殿,躬身行礼。
他身着素袍,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中那一抹忧虑与疲惫。
“子瑜来了!”孙权示意他落座,“今日之事,你有何见解?”
诸葛瑾并未急于回答,而是缓缓坐下,双手置于膝上,沉默片刻后才开口:“主公,如今我军连败,吕蒙、蒋钦、孙皎皆陷敌手,三郡失守,江陵亦不保。若再战不利,恐根基动摇。”
孙权目光微微一动,似有所思。
诸葛瑾继续道:“林默此人不可小觑。他不仅识破我军突袭之策,还精准布局,令我军处处受制。如今赵云兵临江陵,刘备大军尚未出动,但已成压顶之势。若再添张飞、黄忠之勇将,恐怕江东危矣。”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眼下之计,非战之时。不如遣使议和,先稳住刘备之势,再图恢复元气!”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寂静。
孙权闭上双眼,似在思索。
他不是不想战,而是不敢轻易再战。
江东虽有水师之利,可面对林默这样能准确预判战场局势的人,再多的谋略也显得苍白无力。
良久,他睁开眼,目光坚定了一些:“然则谁可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