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蜀汉:从救关羽开始一统天下 > 第67章 釜底抽薪

第67章 釜底抽薪(1/2)

目录

成都的晨雾还未散尽,林默已在府中偏厅坐了两个时辰。

案上《成都府仓存录》的竹片被他翻得窸窣作响,指腹摩挲过“鼠啮损耗“四个字时,突然停住——这三个字在近三年的账册里出现了一百三十七次,每次损耗量都卡在三百石上下,像极了精心计算过的。

“军师,李主簿到了。“门房的声音混着寒气钻进来。

李福抱着一摞泛黄的旧档跨进门,鬓角沾着霜花,怀里的竹简还带着江州的潮气:“卑职查了巴郡、犍为、巴西三郡的旧存根,王连那老匹夫......“他掀开最上面一卷,露出,竟有十九万石!

更绝的是,每笔损耗都对应着白水关外的商队记录——“他抽出一张皱巴巴的货单,“这是卑职从江州码头船户那里抠出来的,装运时间、船号、押运人,和报损日期分毫不差。“

林默的指节叩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好个'虚耗报损',明着是养了满仓的硕鼠,暗里却是把军粮喂给了私仓。“他抬眼时眸色如刃,“去请董议郎来。“

董允来得很快,月白色深衣上还沾着早朝的露气:“修瑾,你可是要动仓政?“

“三账分立。“林默将新拟的奏疏推过去,“旧制是管粮、记账、验仓同归一人,这才养出硕鼠。

我要设'仓廪监察使',由军中直派,专管核验。“他指尖点在“军中直派“四个字上。

董允盯着奏疏,忽然笑了:“你这是借陛下的手,把监察权攥进自己掌心。“他袖中摸出印泥,“我这就去写表章呈上去。“

门帘再次被掀开时,带进一股子劣质香灰味。

黄皓缩着脖子溜进来,帽檐压得低低的,露出半截青灰色宦官服:“大人,西市'松风楼'的茶博士是咱家表侄。“他搓着冻红的手,“王连那老东西今儿个带了个吴商,躲在雅间里说'再撑两月,江东援兵一至'。“他压低声音,“表侄听见吴商说'今年川中春旱,米价要翻三倍'。“

林默突然笑出声,笑得黄皓后颈发毛:“他们等的不是援兵,是饥荒。“他抓起案头的《蜀锦织造录》重重一按,“去告诉李福,启动平准仓。官仓十万石米,分七批抛,每批压到二十钱一斗——“他屈指敲了敲桌角,“要让百姓拿着钱排到城门口,让私仓的米在库里发烂。“

黄皓刚退下,赵直就抱着焦黑的龟甲撞了进来,额角还沾着香灰:“刚焚了龟甲,兆象是'金沉于渊,木折其本'!“他颤抖的手指抚过龟甲上的灼痕,“金是财,木是根,这是说豪族的财脉要断,但得先断他们的根脉!“

林默猛地站起,案上的算筹“哗啦“撒了一地。

他弯腰拾起一根,突然顿住——前日诸葛琳琅送来的南中蚕丝样本还在案头,柔滑的丝缕在晨光里泛着蜜色。“丝线即命脉。“他喃喃重复赵直的话,眼睛亮得惊人,“去请锦绣庄的诸葛娘子。“

诸葛琳琅来得比预想中快,月白绣金的褙子上还沾着织机的棉絮。

她将一卷羊皮纸展在案上,墨迹未干的契书里,“孟昭容“三个字力透纸背:“南中孟家答应以低于川北三成的价供货,这是今早刚签的契。“她抬眼时,眉梢微挑,“林军师要的'改用南中蚕丝',锦绣庄明日就能对外宣布。“

林默望着契书上的火漆印,忽然伸手按住她的手背:“辛苦你了。“诸葛琳琅的耳尖霎时泛红,却稳稳回握:“该谢军师让南中百姓有了活计。“

消息传开的那夜,成都西市的丝行起了火。

不是真的火,是豪族们囤在仓里的川北丝突然没人要了。

王连的管家跪在他面前,声音发颤:“东家,三十家丝行都来退货,说锦绣庄的新锦只用南中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