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先落一子(1/2)
黄皓的密信在烛火下泛着暗黄,林默指尖刚触到信笺边缘,便觉掌心跳动——这是他重生后养成的习惯,凡涉南中的情报,必亲自过目。
“说。“他声音平稳,目光却如刀划开夜色。
黄皓喉结滚动,密信展开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芯噼啪作响:“南中三郡,三月内马市交易量涨了三倍。“他指尖点在信中某处,“可盐铁入量反降七成,连朱提山的铜矿商队都绕路走牂牁江了。“
林默的指节在舆图上叩出轻响。
前世读《三国志》时,他曾为诸葛亮南征时的“七擒七纵“击节,却也记得裴松之注里那句“南人反复,非威德不能服“——此刻马多铁少,分明是在囤战马、断铁器。
战马是冲锋的腿,铁器是铸甲的骨,孟获这是要...
“传姜维。“他突然起身,腰间玉珏撞在案角,“带南中商路账册。“
帐外守夜的亲兵应声而去,林默扯下案上的羊皮舆图,烛火映得滇池、越嶲、牂牁三地的标记泛着血光。
他记得前世笔记里夹着的《永昌郡传》残页:“南中诸夷,家有铠仗,每战必聚。“如今商路异变,正是聚兵之兆。
不多时,帐帘掀起,姜维裹着夜露进来,铠甲未卸,肩甲上还沾着连环弩试射时的铁屑。
他躬身施礼后,将一卷账册呈给林默:“末将刚从匠作营来,新造的弩机已检校过,编号铁一·七三九至铁一·八百,全部入了武库。“
“先看这个。“林默将黄皓的密信拍在账册上。
姜维的手指划过账册里密密麻麻的数字,瞳孔逐渐缩紧:“马市...盐铁...将军是说,有人在囤马却不铸甲?“他猛地抬头,“可南中各族本就善用藤甲,不需铁料——“
“所以断的不是他们的甲,是我们的刀。“林默的指尖重重按在滇池位置,“孟获去年受封南中都督时,我朝赐了他三百具精铁铠甲。如今他断了盐铁商路,是怕汉人商队里混着我军细作,怕我们摸清他的兵力。“
帐外忽有夜枭掠过,叫声刺耳。
姜维的手背上青筋凸起:“末将这就点三千飞熊军——“
“急什么?“林默扯过舆图上的红绳,“你看,牂牁江沿岸的粮栈,上个月才拨了两万石赈灾粮。若此刻动兵,百姓只道我们夺粮,反助孟获造势。“他抽出腰间玉珏,在舆图上画出三个圈,“要断他的势,先固我们的根。“
黄皓不知何时退到帐角,此时又捧着木匣过来,匣中是三卷染了朱砂的竹简书。
林默取过一卷抛给姜维:“第一令,李福调拨'山泽利民'的钱粮,以赈荒名义向南中七郡预拨十万石米谷。官船沿江而下时,要让百姓看见粮袋上的'汉'字——仁政之名,比刀枪管用。“
第二卷展开时,有檀香混着墨香飘出:“赵直明日去成都南郊,设'南疆祈安坛'。让陛下亲祭社稷,祭文里要写'西南乃国之藩屏'。“林默的拇指摩挲着玉珏,“孟获要的是人心,我们便用天子的威仪,先占了大义。“
第三卷最薄,却压得姜维掌心发烫:“你乔装商贾,带锦绣庄的商引南下建宁。“林默盯着姜维的眼睛,“查孟获的兵力布防,查各族动向——记住,你不是将军,是姜五郎,卖蜀锦的。“
数日后的味县城门,姜维裹着青布头巾,跟着商队挤过吊桥时,额角已渗出细汗。
“站住!“藤甲兵的矛尖挑开他的货担,铜铃在甲叶间叮当作响。
姜维看着那泛着油光的藤甲——这是用盘蛇谷的野藤浸油晒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寻常箭簇扎不穿。
为首的将官花藤眯起眼:“汉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