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孤酋困守(2/2)
他突然起身,对着林默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我这就回去!要是孟获再执迷...我带我的族人,先降!“
深谷里的药庐飘着艾草香。
苏锦扒开齐腰高的野姜花,终于看见那座竹楼。
楼前的石臼里捣着新鲜的青蒿,杵棒上还沾着绿色的汁。“孟姑娘!“她喊了一声,声音惊飞了竹楼上的锦鸡。
竹帘一掀,孟昭容走了出来。
她穿着靛蓝的百褶裙,发间插着野山菊,手里还攥着半株药草:“苏将军,我等你好久了。“
苏锦愣住。
她原以为孟昭容会躲,会闹,甚至会拿药锄砸人——可眼前的姑娘,眼睛亮得像泸水中倒映的星辰。“你...你父亲知道你在这儿?“
“他派了三个探子盯着。“孟昭容转身进屋,捧出一卷牛皮地图,“但他更清楚,南中不能再流血了。“她展开地图,指尖划过盘蛇谷、木棉寨、建宁城墙,“这是我阿公当年画的,所有暗河、密道、藏粮洞都标着。“
苏锦接过地图,触手温热,像是刚从心口掏出来的。“你不怕他恨你?“
“他恨的是汉人,不是我。“孟昭容摘了朵野山菊别在苏锦鬓角,“林祭酒说'攻心为上',我阿爹要的是尊严,不是尸体。等汉人和南中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喝酒...他会明白的。“
林默在军帐里展开新图时,月光正爬上他的眉梢。
孟昭容的字迹在牛皮上若隐若现,连建宁城头第几块砖松动都标得清清楚楚。“孟获只剩三万疲兵。“他用朱笔圈住建宁粮仓,“粮最多撑七日,水只能喝三日——但他要的,是不降的体面。“
姜维抱臂站在旁边:“末将请战,今夜就攻城!“
“不。“林默抽出一支狼毫,在图上画了只风筝,“明日,我们放三万册《归附证》。“他望向帐外的星空,“用风筝带进去。“
子时三刻,泸水两岸的营火连成一条火龙。
汉军的工匠们蹲在空地上,扎着竹骨纸鸢。
苏锦抱着一摞帛书过来,帛上用南中各族文字写着:“归汉者,保宗祠,免徭役,子可入学。“
“大人,这风筝能飞多高?“一个小兵挠头。
“要多高就能飞多高。“林默摸了摸纸鸢的竹骨,“等天亮时,建宁的百姓一抬头,就能看见天上飘着他们的活路。“
黎明时分,建宁城头的晨雾还没散透。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少年蹲在墙根,正用树枝逗蚂蚁。
突然,一片白影从天上飘下来,落在他脚边。
他捡起那页帛书,念出声:“我族可保祭祀...我儿可读太学?“
“啥?“旁边的老卒凑过来,“你念啥呢?“
少年把帛书举得老高:“汉官说,只要归附,咱们的祠堂能留,娃娃能上学堂!“
城楼上的守兵挤过来。
有人撕开创口的布,露出
不知谁喊了句:“这是天上掉下来的!“
声音像火星掉进干柴堆。
东城门有人敲起了铜盆,西市的阿婆举着帛书往祠堂跑,南营的士兵把刀扔在地上,抱着帛书跪在城墙上。
林默站在山巅,望着建宁城像被捅了的马蜂窝。
晨光刺破云层,照在那面绣着蛇纹的叛旗上。
旗角被风掀起,露出安结。
“军师,建宁城里...动了。“姜维的声音带着点兴奋。
林默没说话。
他望着渐亮的天色,听着远处传来的喧哗,突然想起诸葛琳琅说要绣的“山河一统“图。
或许等南中平定了,他该回成都看看,看看她绣的山河里,有没有泸水的波纹,建宁的山影。
而此刻的建宁城内,那页从天上掉下来的帛书,正被一个白胡子老者捧在手里。
他颤巍巍走向城门,身后跟着越来越多的人。
他们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长,像一根慢慢点燃的导火索——只等第一声“开城“,就会炸响整个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