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蜀汉:从救关羽开始一统天下 > 第121章 子午谷的夜风

第121章 子午谷的夜风(1/2)

目录

他的喉咙还哑着,每说一个字都像砂纸磨过,“朱提那小子...走前还说要喝我家乡的青柑普洱。“

林默往茶里添了勺蜂蜜。

茶汤在烛火下泛着琥珀色,他望着碗底晃动的倒影,想起三个月前朱提跪在成都校场的模样。

他总爱摸腰间的铜哨,说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吹一声,娘就能听见“。

此刻他腰间的半块残瓦还带着体温,瓦上的血已经凝成深褐,像朵开败的红梅。

“他留了暗语。”赵直突然掀开衣襟,从贴身的布囊里摸出半块残瓦。

瓦背的刻痕在烛火下显形,弯弯曲曲如蛇行,正是蜀军旧部“火起东市,血洗南门“的密令格式。

林默的指尖轻轻划过刻痕,触感比想象中浅——朱提是在濒死时刻的,每一笔都像是拿指甲抠进血肉里。

“东市是魏军火油库。“林默突然抬头,眼里的光刺得赵直眯起眼,“南门水渠直通武库。

他用命送出的最后一句真话,是在说...贾逵把火油藏在了东市,却用南门的水防着我们烧武库。“

赵直的茶碗“当啷“掉在案上,溅湿了半幅布防图。

他盯着林默的眼睛,突然笑了:“当年你说'我要救关羽'时,也是这样的眼神。“

林默没接话。

他将残瓦收进木匣,匣底还躺着三枚箭镞——都是这三年来牺牲的细作留下的。

烛火在他眼底摇晃,像要烧穿二十年的历史记忆。

前世读《三国志》时,他总为“蜀中无大将“叹息,此刻才知,真正的将星从来不在史书中,在这些把命别在裤腰带上的细作里,在朱提最后刻下的那道血痕里。

“去睡吧。“林默拍了拍赵直的肩,“明日卯时,我要你站在议事厅最前面。“

赵直踉跄着起身,走到帐门口又回头:“大人,朱提的铜哨...在我这儿。”他从怀里摸出个磨得发亮的铜哨,“等打完这仗,我想去他坟头吹给他听一听...”

帐帘落下时,林默听见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轻,像一片雪落进了夜色里。

他重新展开布防图,指尖停在城南废弃暗渠的位置——那是贾逵布防图上用红笔圈的“无用之地”。

前世他研究过《水经注》,记得这条暗渠直通秦岭密道,二十年后果然被邓艾用来偷渡阴平。

此刻他的指甲在绢帛上压出个浅痕:“邓艾能走,我的藤甲兵为何不能?“

次日卯时,议事厅的兽首铜炉腾起青烟。

姜维掀帘进来时,看见林默正用炭笔在舆图上圈点,袖口沾着墨渍——这是他筹谋时的老习惯,当年救关羽前,也是这样把荆州地图画得满是折痕。

“诸位。“林默的声音像敲在青铜上,“魏人以为我们刚折了南中三营,元气未复。

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眼睛,已经看见了长安的命门。“

他抬手扯下舆图上的红绸,关中地形豁然展开。

炭笔划过子午谷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摇晃:“即日起,全军在子午谷口大修栈道,征调民夫五千,昼夜不息。

另遣轻骑百人,每夜深入谷中三里,燃火鸣鼓,伪作先锋探路。“

帐中一片抽气声。

马岱猛地站起,铠甲撞得案几作响:“军师!

子午谷险如天堑,当年丞相都不敢...这不是白白消耗兵力?“

“因为他们以为我们不敢。“林默转向他,目光像刀,“贾逵在长安布了天罗地网,可网眼就在子午谷——他越觉得我们要从这儿攻,就越会把主力往谷北调。

等他的弓弩手都蹲在谷口喝西北风,我们的藤甲兵早从米仓道绕到长安背后了。“

姜维突然笑了。

他解下腰间的虎符拍在案上:“末将愿领轻骑,每夜去谷里敲鼓。

要让魏兵以为,蜀军的先锋营就扎在谷中间!“

林默点头,目光扫过帐中诸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