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北风卷旗封大将(1/2)
初春。
成都的料峭寒意,被一阵震天的鼓乐彻底驱散。
宫门大开,百官肃立,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个身着崭新朝服、身姿挺拔如松的年轻身影之上。
内侍官手捧诏书,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传遍了整个宫廷广场:
“兹有军师祭酒林默,鹰扬一战,安我汉中,功盖当世!朕心甚慰。今特晋封为‘镇北大将军’,加封‘宁北侯’,赐节钺,总领秦、梁、益三州军政,开府建衙,另设‘北伐枢府’,专断征讨之事!”
此诏一出,满朝哗然!
赐节钺,意味着生杀大权在握;总领三州军政,这是开国元勋都未曾有过的权柄;而“北伐枢府”,更是将整个蜀汉的国运,都压在了林默一人肩上。
“陛下圣明!”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中,百官纷纷躬身,或真心敬畏,或惊疑不定,或心怀嫉妒,但无人敢有异议。
人群之中,新任殄寇将军姜维,望着殿上那个从容受封的背影,忍不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苏锦道:“此封……前所未有。林将军之权,连当年武侯在世时,亦未至此境地。”
苏锦没有回答。
她那双总是燃烧着火焰的明眸,此刻却异常平静。
她穿着一身崭新的飞骑营校尉铠甲,英姿飒爽,但指尖却下意识地,轻轻抚过腰间一道被铠甲掩盖的旧剑痕。
那是当年夷陵之战,为林默挡下一箭时留下的疤。
她望着那个曾与自己并肩浴血的身影,如今立于万人之上,光芒万丈。
心中涌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的担忧。
这高处,风太冷,也太险。
庆功宴的喧嚣散尽,已是深夜。
林默婉拒了所有同僚的续宴邀请,独自返回镇北大将军府。
他刚踏入庭院,脚步便是一顿。
月光如水,洒在庭中一株盛放的早梅之下。
苏锦已经等在那里。
她卸下了那身耀武扬威的铠甲,换上了一袭素白色的贴身劲装,愈发衬得身姿矫健,英气逼人。
与平日不同的是,她的手中,竟提着一只沉甸甸、还隐约透着暗红血渍的布囊。
“这是……”林默走上前,眉头微蹙。
苏锦没有说话,只是将布囊解开,从中取出一面旗帜,缓缓展开。
那是一面早已破损不堪的玄色令旗,旗角被利刃撕裂,旗面被烟火熏得发黑,甚至还有几个无法清洗的暗色血印。
但借着月光,依稀能辨认出旗帜中央,那个用龙纹金线绣出的、早已残破的“默”字。
正是当年林默在夷陵前线,亲自设计的第一面将旗!
“鹰扬之战,最后一批溃军中,我找到了它。”苏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她抬头看着林默,眼眸里映着月光,也映着他的影子,“你说过,旗在人在。”
她顿了顿,咬着嘴唇,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话说完:“可我怕……怕有一天,这旗子,再也扛不起来了。”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林默却听懂了。
她怕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怕他身居高位,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得和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名将一样的下场。
林默沉默地从她手中接过那面旧旗,入手冰凉,却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他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无比郑重地,将旗帜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早已备好的紫檀木匣中,如同收藏一件绝世珍宝。
他合上木匣,转头看向苏锦,目光深邃而坚定。
“只要有你在前方为我举旗,我林默,就永远不会后退一步。”
数日后,新成立的北伐枢府内,第一次议事召开。
蜀汉的文武精英齐聚一堂,气氛肃杀。
林默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直接宣布了三项足以震动朝野的新政。
“其一,赦免鹰扬之战所有降卒!愿留者,编入新军‘北地协防营’,与我大汉士卒同等待遇;愿归乡者,发放路费,好生遣返!”
“其二,启用魏将曹真为‘北疆舆图使’,即刻起,负责绘制曹魏境内所有关隘要道、屯粮之所的详细舆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