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照顾师娘开始,武道成神 > 第177章 清河男爵

第177章 清河男爵(2/2)

目录

这感觉还真他娘的奇怪…许长生心中嘀咕。

之前都是在电视中看到文武百官叩首皇帝,他的灵魂来自于现代,受现代教学这样的叩首,多少还是有点不自在。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顿时,殿内响起一片细微的议论之声。

“他就是许长生?那个名动长安的才子?”

“听闻他所作诗词,连逐鹿书院的大儒都为之击节赞叹。”

“如此年轻,胆识却如此过人。竟敢揭此惊天大案。”

“哼,年少轻狂罢了!可知因他此举,朝中多少同僚…唉。”

种种议论,或好奇,或赞赏,或忌惮,或怨恨,如同细密的蛛网,无声地交织在许长生周围。

龙椅之上,庆元帝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威严,却并未让人感到咄咄逼人:“平身。”

“谢陛下!”许长生再拜,随即从容起身,垂手恭立。

庆元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仔细打量了片刻,方才缓声开口道:“许卿。你在枫林城通天河堤贪墨一案中,不畏强权,勇于揭发,献策有力,其行可嘉,其功不小。朕,已悉数知晓。”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赞赏:“如此年纪,便有此等胆识与担当,实属难得。说吧,你为朝廷立下此等大功,想要何等赏赐?朕,定当应允。”

这番话,看似是让许长生自己提要求,实则是一种极高的礼遇和恩宠。

许长生抱拳躬身,语气诚恳而不失分寸地答道:“回禀陛下。卑职不敢奢求任何赏赐。卑职所为,并非为己邀功,实为替那枫林城数十万无辜惨死的冤魂,讨还一个公道。”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若那些蛀空河堤、害死百姓的贪官污吏,能得到应有的严惩,能下地狱向那数十万亡魂谢罪,对卑职而言,便是最好的赏赐。”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物,双手高举过顶,朗声道:“启奏陛下!此乃枫林城惨案过后,幸存百姓泣血写下的万民书。

上面字字血泪,句句诛心!只求陛下与朝廷,能为他们死去的亲人、同胞,主持公道,还他们一个天理昭彰。”

那是一卷微微泛黄的布帛,上面用暗红色的字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控诉,那颜色,仿佛真是用鲜血书写而成,触目惊心。

庆元帝神色一肃,立刻示意身旁的司礼监太监:“呈上来!”

太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卷血书,恭敬地呈递到御前。

庆元帝示意其展开。

当那写满血字的布帛在文武百官面前缓缓拉开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怆与压抑感,瞬间笼罩了整个宣政殿。

不少官员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那仿佛蕴含着无数冤魂哭嚎的字迹。

庆元帝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如此恶吏,蛀空国本,害我子民,其罪滔天,罄竹难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群臣,最终落在首辅赵渊身上:“赵渊!就由你来向众卿家,宣读此次彻查通天河堤案的最终结果。”

“臣,遵旨。”赵渊躬身领命,随即转身,面向文武百官,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备好的奏章,声音清晰而冰冷地开始宣读:

“经查:沧州刺史林甸、河州刺史邹明,二人身为封疆大吏,却利欲熏心,相互勾结,于通天河堤修筑工程中,大肆贪墨朝廷拨付之专项款项,以致河堤偷工减料,形同虚设。

更有甚者,为掩盖罪行,二人竟暗中扶持叛军首领刘宝,企图将枫林城惨案嫁祸于叛军作乱,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他的声音顿了顿,继续以一种毫无感情波动的语调念道:“此案牵连甚广,两州官场,从上至下,贪腐成风,涉案官员,共计一百八十三人!名单如下:…”

接着,赵渊开始念出一长串的名字和官职。

每念出一个名字,大殿中便有人脸色惨白一分,有人身体微微颤抖,有人甚至险些站立不稳。

这一刻钟的时间,仿佛无比漫长,如同死神在点名。

这名单上的人,不仅前程尽毁,恐怕连性命都难保!了。

沧州与河州的官场,几乎被连根拔起,可谓全军覆没!

太子和大皇子的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他们原本都想借此机会打击对方,大皇子甚至做好了弃车保帅、反咬一口的准备。

然而,首辅赵渊手持那本关键账本,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双方阵营中涉事的官员几乎一网打尽,让他们的算计全部落空,反而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此等蠹虫,祸国殃民,令先帝苦心经营之通天河伟业毁于一旦。”

庆元帝听完名单,勃然大怒,“传朕旨意!所有涉案官员,依律严惩,绝不姑息!主犯林甸、邹明,罪大恶极,着即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此案,由首辅赵渊全权负责,从重从快处置!”

“陛下圣明!”许长生适时地高声说道,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卑职代枫林城数十万冤魂,代所有受难百姓,谢陛下主持公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他这一声,让不少心中有鬼的官员更是胆战心惊。

庆元帝满意地看了许长生一眼,怒气稍缓,语气转为温和:“许卿赤诚之心,天地可鉴。然,有功必赏,乃朝廷法度。若朕对你这等忠义之士都不加以奖赏,日后还有何人敢为国为民,仗义执言?”

他目光扫向群臣,问道:“众位爱卿,你们来说说,朕该如何奖赏许卿,方能彰显朝廷恩典,激励天下忠良?”

这突如其来的“特殊关照”,让许长生自己都有些猝不及防。

他原本甚至恶意揣测过,自己这番“鲁莽”举动,可能会触及某些皇权的隐秘,引来帝王的厌弃。

毕竟,谁知道这河堤背后,是否也有这位皇帝陛下默许的影子?

他完全没想到,庆元帝会对他如此友善,甚至主动提出要重赏。

不仅是他,许多文武百官,包括太子和大皇子,看向许长生的眼神都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其中夹杂着探究、疑惑,甚至一丝…忌惮?

就在这时,绮罗郡主从宗室队列中迈出一步,躬身奏道:“启禀陛下!许长生不仅检举揭发有功,更在叛军攻打枫林城之际,不顾个人安危,英勇作战,为保护城池、保护百姓立下汗马功劳!臣以为,当重赏。”

庆元帝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颔首道:“郡主所言极是。我大炎,正需要这般忠勇双全之才!”

他略一沉吟,随即朗声宣道:“传朕旨意!赏许长生黄金千两!赐府邸一座!并…”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封许长生为‘清河县男’!赐爵!”

“清河县男”!

这四个字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顿时在宣政殿内激起千层浪!

一阵压抑不住的哗然之声响起!

封爵!

虽然只是最低等的“男爵”,但这意味着许长生从此一步踏入了贵族的行列。

摆脱了平民的身份。

这是多少官员穷极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荣耀!多少军功累累的将领,也未必能获封此等殊荣!

他许长生,一个毫无根基的沧州小教头,凭什么能得此厚赏?!

就连许长生自己,也不由得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看向龙椅上那位面带微笑的帝王。

庆元帝似乎很满意众人的反应,他看着许长生,温声询问道:“许卿…你对朕的赏赐,可还满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