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自立“大梁”!大明已末路?!(1/2)
重庆府。
叛军进攻第七日,朱由校下令城中守军假意抵挡不住,全军撤出城池,让叛军主力顺利入城。
此时的重庆,大多数士绅、官员和地主豪强,已经按照官府安排,全部撤离。
大批百姓也早已逃难他处,城中人口已不到原来的三成。
奢崇明得知后,立即派出五千骑兵追击逃散人群,却在城外一片山林地带遭遇伏击,损失一千多骑兵,狼狈败退。
这让他极为痛心。这支骑兵是他倾尽全力才组建起来的精锐力量,一次损失如此之多,打击实在不小。
不过好在重庆已然得手,想到这点,他心里略感安慰。
刚占领重庆的奢崇明并未继续派兵追杀百姓,他此时正忙于更重要的事,与麾下将领商议称王建国的大计。
他们并不知晓,守军是主动撤退的,还以为是凭实力攻下重庆,因此一个个面露喜色,毫无危机意识。
在他们看来,既然能攻克重庆,那么拿下成都也只是时间问题,只等稍作休整,便可挥师东进。
眼下最紧要的是建立政权,与朱明分庭抗礼,以此吸引天下志士前来投奔。
最终众人一致决定,以重庆为都,建国号“大梁”,奢崇明自立为“大梁王”,设置丞相、百官,大规模封赏手下的文臣武将。
“大王,如今既已立国建制,那我们便不再是叛军,而是与朱明两国相对。”
“大王若要进取成都,依臣之见,当先发出讨明檄文,向天下百姓揭露朱明的暴政、朱家皇帝的昏庸,以及朝廷官员如何剥削百姓、贪污腐化。”
奢崇明听后眼前一亮,认为张彤所言极是。两国交战,正应如此行事。
他随即命令自己刚任命的丞相起草这份气势汹汹的讨明檄文,并特别强调,必须将朱明政权的种种弊端和暴虐行为尽数揭露,同时明确指出,他大梁王才是上天派遣来拯救黎民百姓的真命天子。
随后,他用连夜赶制出的粗制玉玺,在这份檄文上盖上象征大梁国的国印,并召集整个重庆城内所有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协助抄写这份檄文,以便迅速传播。
叛军夺取重庆的消息尚在西南各地流传,紧接着,所谓大梁国的讨明檄文又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奢崇明自称大梁王的消息也因此迅速传开。
不少人开始思索,大明朝是否真的已走到末路?
毕竟自从叛军起兵以来,几乎全是叛军节节胜利,而大明似乎连一次像样的抵抗都未能组织起来,更别提取得胜仗。
当奢崇明自立为王、发布檄文的军情传至朱由校手中时,朱由校并未因此动怒,反而忍不住大笑出声。
这一幕与历史上的情形如出一辙——刚刚略有起色,立足未稳,便急不可待地称王称帝。
不得不说,明末这些人的眼光与格局确实过于狭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