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年一吻 > 第139章 投军献策·辕门对策

第139章 投军献策·辕门对策(1/2)

目录

与裴行俭在市集匆匆一别后,郭震回到“驼铃驿”,心中波澜起伏。裴参军那句“多多请教”绝非客套,而是明确的信号。他深知,机遇之窗已然打开,能否踏入,取决于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他没有急于立刻去军营求见,而是闭门半日,将昨日与东方墨夜谈的领悟、今日市集的观察以及自身对兵书战策的理解,融会贯通,草拟了一份关于稳定白水城及周边局势的条陈。条陈并非空泛之论,而是针对性强、具备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包括:如何利用西突厥内部分化拉拢较弱部落、如何加强市集管理预防类似今日挑拨事件、如何整训本地团结兵(地方民兵)以补唐军兵力不足、乃至建议设立通译司以加强胡汉沟通等。字迹遒劲,文辞洗练,思路清晰。

午后,阳光偏西,郭震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劲装,虽未着甲,但步履沉稳,气宇轩昂,径直向位于白水城西北角的安西都护府行军大营走去。

大营辕门高耸,旌旗招展,持戟卫士盔明甲亮,神色肃穆,一股森严之气扑面而来。尚未靠近,便有巡哨士兵上前盘查。

“站住!军营重地,闲人免近!”士兵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郭震停下脚步,不卑不亢地拱手道:“在下郭震,郭元振。特来求见裴行俭裴参军,有要事禀告,烦请军爷通传。”他并未直接说投军,而是以“有要事禀告”为由,既显得郑重,又留有回旋余地。

士兵打量了他一番,见其气度不凡,不似寻常百姓,且能直呼参军名讳,不敢怠慢:“在此等候!”随即转身入内通报。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对心有所求的郭震而言,却仿佛过了许久。他目光平静地扫视着辕门内的景象:校场上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远处马厩战马嘶鸣,一切井然有序,透露出大唐边军的精锐之气。

不久,那名士兵返回,身后还跟着一名低级军官。军官看了看郭震,道:“参军有请,随我来。”

穿过辕门,军营内的景象更加清晰。帐篷鳞次栉比,兵士往来穿梭,虽然忙碌,却毫无杂乱之感。郭震被引至一处较大的军帐前,军官示意他稍候,自行入内禀报。片刻后,帐帘掀起,裴行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此时已换上了正式的参军袍服,更添几分威仪。

“郭公子,请进。”裴行俭面色平和,伸手将郭震让进帐内。

军帐内部陈设简单,一桌,数椅,一案,案上堆着文书舆图,壁上悬挂着弓剑,充满实用气息。两人分宾主落座,有亲兵奉上粗茶。

“郭公子去而复返,想必有所指教?”裴行俭开门见山,目光锐利却不失温和地看着郭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