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年一吻 > 第233章 暗流初动·各方揣测

第233章 暗流初动·各方揣测(1/2)

目录

帝王心念既动,纵然是在最为隐秘的暖阁中定策,其引发的涟漪也终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开去,触及这庞大帝国权力网络的各个节点。凌烟阁图画功臣的构想,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尚未正式公布,那隐约的波动已让嗅觉敏锐者捕捉到了异样的气息。

东宫·承恩殿

太子李治端坐于书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尚书》注疏,目光却有些游离。殿内炭火充足,但他仍觉得指尖有些冰凉。作为新立的储君,他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受到来自父皇那深沉目光中的期望与压力,也更能体会到这东宫之位下潜藏的激流。

一名身着青色内侍服、面容普通却眼神精干的心腹,正垂手立于下方,低声禀报着近日宫中动向,最后谨慎地补充道:“……据悉,陛下昨日雪夜独召赵国公(长孙无忌)与梁国公(房玄龄)入暖阁密谈,历时颇久。虽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宫人隐约听闻,似与‘旌表勋劳’、‘垂范后世’相关……”

李治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汁险些落在雪白的纸笺上。他放下笔,抬起头,清秀的脸上带着与其年龄略有不符的凝重。“旌表勋劳……垂范后世……”他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又被更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他立刻明白了父皇的深意。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褒奖,而是要在贞观朝的历史丰碑上,刻下最核心的名字,为后世树立君臣一心的典范。同时,这也是为他这个未来的君主,明确标示出可以倚仗的国之柱石。

一股暖流与一股寒意同时涌上心头。暖的是父皇的苦心安排与对未来的深远考量;寒的是那即将被图画于阁上的,皆是功勋卓着、威望卓着的老臣,其中更不乏他的舅父长孙无忌这般权势滔天的人物。自己虽为太子,但资历尚浅,威望不足,未来要如何与这些功勋彪炳的叔伯辈相处?是敬而远之,还是倚为腹心?如何才能不负父皇期望,驾驭好这艘帝国巨舰?

他挥退心腹,独自走到窗边,望着东宫庭院中覆雪的松柏,久久不语。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努力地学习政务,更深地理解帝王心术与平衡之道。凌烟阁一旦建成,那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将如同二十四双眼睛,时刻注视着他这位储君的一举一动。这既是荣耀的加持,也是无形的鞭策与重压。

“孤……断不能令父皇失望,亦不能负了这天下。”他攥紧了拳头,低声自语,目光渐渐变得坚定。

掖庭宫·芷兰轩

武媚借着窗外透入的稀薄天光,正安静地绣着一方帕子,针脚细密均匀,姿态娴雅,仿佛与这深宫中无数消磨时光的普通宫人并无二致。一名负责传递外界消息的、看似不起眼的小宦官,正借着收拾屋子的由头,在她身旁低语,将“陛下密召长孙、房二相”、“或有大举措旌表功臣”等零碎信息,如同拼图般呈上。

武媚拈着绣花针的手指未有丝毫停顿,甚至连眼神都未曾改变,依旧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绣品。然而,在她低垂的眼睫之下,瞳孔却微微收缩,脑海中已飞速运转起来。

陛下要旌表功臣?而且是在这个时机?她立刻将其与不久前的储位风波、晋阳公主“薨逝”联系起来。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帝王在经历连番打击后,为稳固朝局、凝聚人心所下的又一着重棋!是要借此明确核心权力圈子,安定因储位更迭而可能浮动的人心,更是为太子铺路!

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权力格局将再次得到确认和固化的信号。那些能入选凌烟阁的功臣,其本人乃至其家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朝中最具影响力的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