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年一吻 > 第892章 墨守新篇

第892章 墨守新篇(1/1)

目录

夜幕低垂,墨城藏书阁最深处的石室,却在这一夜被数盏特制的、光线稳定而明亮的牛角灯彻底点亮。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竹简特有的、混合着墨香与微霉的气息,以及一种近乎凝重的专注。

东方墨屏退了所有随从,独自置身于这知识的瀚海之中。他身前的宽大石案上,两侧分别摊开着两部截然不同的典籍。

左侧,是数卷以古篆书写、以熟牛皮绳精心编连的《墨子》残卷,竹色深沉,显然年代极为久远。他翻至《墨子·备梯》篇,其中有一段记载颇为隐晦:“……置罂罁于地,以火灼之,气涌而水激,可助升攀……”文字简略,更多是描述一种利用热气与水产生推力,辅助攀爬城墙的守城技巧,原理朴素,并未深入。

右侧,则是一册前朝不知名炼丹术士留下的手稿《水火相生图》,以绢帛绘制,上面以朱墨勾勒着各种丹炉、管道、以及水汽循环的示意图,图形玄奥,充满了方士特有的神秘主义色彩,夹杂着许多关于“龙虎交媾”、“坎离既济”的虚妄之言,但其中一些关于密闭容器受热、水汽运行的描绘,虽目的荒诞,却隐隐触及了某些热力与压力的表象。

东方墨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在左右两部典籍间来回移动。他摒弃了《备梯》中具体的军事应用,也滤去了《水火相生图》中那些丹鼎铅汞的虚妄成分,只萃取其中最核心的、关于“热”、“水”、“气”、“力”之间转化与关联的朴素认知。

他的指尖在一行关于“气涌而水激”的古篆上轻轻敲击,又在那绢帛图上描绘着水汽推动某个机关部件的模糊线条上停留。脑海中,白日里那炭炉上起伏的陶盖,那朱砂绘制的环状轨迹,与这些古老的文字和图录,开始碰撞、交织、融合。

“原理相通,唯缺一物……一种能持续、稳定、且足够猛烈地产生此‘气’之源……”他低声自语,眉宇微蹙。银骨炭虽好,但其热量与持续性,对于他所构想的那种能够推动巨舟的磅礴之力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就在他思绪深入,几乎触碰到那层关键障碍之时,石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进。”

青鸾应声而入,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装扮,肩头与发梢还带着室外未散的寒气。她手中捧着一块乌黑发亮、质地紧密的石头,将其置于石案的空处。

“墨,您前日吩咐留意的那种‘可激烈燃烧之石’,勘探队在爪哇岛东部新发现的矿脉中找到了。此物燃烧时火力极旺,远胜木炭,且持续时间长久,当地人称之为‘石炭’或‘煤’。”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一丝完成任务的利落。

东方墨的目光,立刻被那块南洋煤矿样本所吸引。他放下手中的玉尺——那玉尺方才正被他用来测量一段受热后的铜管那极其微小的膨胀幅度,这是验证材料在热力作用下形变的基础。他拿起那块煤,入手沉甸,触感粗糙,却能感受到其内蕴藏的、远超木炭的潜在能量。

“火力极旺……持续长久……”他重复着青鸾的描述,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稀世珍宝般的光芒。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好!甚好!”

他拿起旁边一把用于切割药材的锋利小刀,运起内力,刀锋闪过一道寒光,轻松地切下了煤矿的一角。断面处,那乌黑的光泽更加明显。

他将那切下的煤块置于灯下仔细观看,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石块,看到其内部那即将被点燃的、狂暴的火焰与奔腾的蒸汽。

“鸾,”他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预言般的笃定与热切,“我们找到了关键之物。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再是依靠风帆与人力……”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石室的墙壁,看到了那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们要让这来自地底的‘火’,驱动钢铁的机关,在这万里‘水’疆之上,行走如飞!”

石室之内,灯火长明。古老的智慧与崭新的发现,在这南洋的深夜里交汇,一个颠覆过往航海方式的伟大构想,已然在这墨守与开拓并存的“新篇”中,孕育出了清晰的脉络。窗外,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夜枭的啼鸣,尖锐而悠长,仿佛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变革,奏响序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