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关于一段历史的正确记忆(2/2)
但他知道,习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如刀刻,是中国书家的惯常走笔方式,尤其是那些小字,笔划光洁无飞白,横平竖直如算子,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馆阁体,和船上郑伯所写的,看不懂的任务是同一种字。
小公爷知道郑伯是谁,所以,他现在看到的这满满一墙文字,就知道,这里住着,在如此严峻形势下,坚持此地中华文脉的读书人。
很蠢,尤其是在日本人的治下写这种文字,更是蠢到了极致,如果小公爷能读出墙上那些《满江红》的字句,就会更加辱骂此人绝对是究极的蠢蛋,是极快的取死之道。
可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太多值得铭记的这种蠢人了。
“小兄弟,躲完雨再走吧。”
门后,传来了一句正宗的北方官话。
“不了,还有事。”
不是这个屋檐盛不下他小公爷,而是今晚确实不避雨了。
“有何急事?不如住在这里一晚,明早再去吧。”
小公爷摇摇头。
他说道:“我去杀鬼子。”
我不是文明,你这些会写中国字,会念中国诗的人,才是文明,才是我们要保卫的东西,你要好好活下去。
“小兄弟,那请拿走这个团子吧,路上充饥。”
那扇大门开了一条小缝,有人从门后递过来了一个野菜包着的团子。
“谢谢。”
小公爷拿走了那个团子。
他没有听到山本昭在木船里打得那个电话,自然也不知道,此地的日军已经开始施行配给制,粮食都不够单兵作战的日常消耗。
战争时期,国家有无数理由去满足那一个个大兵的肚子,就算是因为某些原因,军粮暂时无法筹措,一个驻地当兵的都吃不饱饭,那可以说明很多东西,当地人的口腹里能吃到的更少。
有枪的吃不饱,你们这些没枪的,当然会被扒一层又一层的皮,不管是重税还是临时征粮令,都足够把人逼在那个不死不活的生死线上。
在这种情况下,米缸的任何一粒米,都难以赠予外人。
就算是迂腐的道德书生卫道士,除非已有圣人之心,也难以给人分享能活命的一口吃食。
小公爷知道,自己和这个会读书写字的人,都不会留在历史书里,不会留在说书人的唇边。
可不会被人记住,有些事情,就不要做了吗?
……
他一口一口吃着团子,不知为何,吃完团子以后,浑身暖洋洋的。
这雨水拍打在身上,竟然也不那么寒冷了。
小公爷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终于走到了,日军基地门前。
雨水仍然倾盆如注,但小公爷还是闻到了,从面前基地里面,流出来的血水味道,基地门口两侧的电灯,此刻照耀着那大敞的铁门,铁门之所以无法合拢,似乎是因为,有好几具尸体,卡在了大门
小公爷,一步一步地走近。
尸体有些凉了,但关节处似乎还能活动,既然还没有发僵,那就证明他们死去还没有超过半日,没准还没有两个时辰。
有两具尸体是日本人,他们倒在了门口堆砌的沙包工事和铁丝网里面,这些人手里拿着那三八式步枪,竟然一枪没开,就被人割掉了头颅,在他们脑袋被风吹到的角落里,还有旧俄军营房被炮火撕裂的痕迹。
其他的尸体,自然是中国人。
不过,是不同的中国人,其中一些,是打着赤膊的辽东汉家儿郎,他们穿着靰鞡草编制的布鞋,布腰带上兜着灰色的缅裆裤,手边则有一把种地用的镰刀,手上有老茧的部位,则在告诉所有人,这个年轻人,是一名农夫。
有些农夫手里没拿着镰刀,竟然拿着汉阳铁厂制造的最新款仿制毛瑟步枪,听说在这种火枪名叫汉阳造。
想到这里,小公爷突然想起了此地的一个故事。
在几年前,有个叫文彦的官员来到这金州,紧挨着旅顺港的一个县做官,那名官员励精图治,鼓励民众暗中培养军事素质,教给他们如何打巷战,甚至传说他还托好友购买了一批武器,藏刀于民。
更可贵的是,那名县太爷能屈能伸,面对日本人的威胁虽然表面上服软,但内在则是不卑不亢地继续进行自己的计划,组织的民兵分散在了民间,这导致……忌惮昔日旅顺大屠杀影响的日军不敢屠城。
文彦抓住了重要的时间点,他来这里做官的时候,防的还是日渐艰难的、占领旅顺的沙俄军队,当时沙俄在和日本打日俄战争,无暇顾及文彦在附近打得小动作,那些沙俄军人只希望明天的大列巴、罗宋汤能量大管饱。
等旅顺港易主,日本人来了,这些军队多多少少也要表达一定程度的亲善,所以他们看着文彦的小动作无能为力,最终只能想办法给更高级别的清朝官员施压,终于,在今年,他们终于赶走了那个令他们感到颇为棘手的官员。
文彦走了,去新的地方履职,但他留下来的东西没有走。
今晚,只是文彦那些工作成果展露的冰山一角,日本三八式步枪性能优越,可洋务运动也不是一无是处,大清名臣张之洞在湖北武汉创办的汉阳铁厂的武器,已经到了最需要他们的人手中。
这很好,当然,也很不容易。
小公爷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除了辽东的农民,小公爷还看到了一名脑袋上有着红布,身上贴着符纸的拳民,他们当然也是农民,但更可能是来自河北山东的拳民。
这些来自远方的爱国者,可能没想过用自己的牺牲,警醒当地人,中国不是一盘散沙,我们会团结起来,我们一定会团结起来。
我们会赢。
不,我们赢了,那是一定发生的事实。
小公爷看着他们,他今天从陈旺大哥那里,听到了太多太多有趣的故事,在这个黑暗的年代,每个中国人都对国家的前途感受到了巨大的悲观,甚至有洋人专门写了论著,想尽办法表达中国是个内耗的国家,他们永远都在勾心斗角,生活在一个泥坑里。
但陈旺大哥说,那不对。
不对。
就在不久后,黄土高原上,四川盆地内,甚至更远的XJ甘肃云南,那里的人都会放下自己手里的锄头,会聚在一起,他们会打很多轰轰烈烈的战役,虽然输少胜多,但真的可以说是轰轰烈烈,气壮山河。
我们在台儿庄向着敌人进攻,我们在平型关向敌人进攻,我们在淞沪战场上向着敌人进攻,我们在常德向敌人进攻,我们在衡阳向敌人进攻,我们有一百多个团,在敌后向敌人进攻。
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站在了一起,向敌人进攻。
我们不停地向敌人进攻。
昼夜不停。
进攻。
那些战役,将会和睢阳保卫战,将会和钓鱼城保卫战、明朝京师保卫战,将会和崖山海战一起,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当时小公爷还反驳,崖山海战皇上殉国了,算不得一场值得记载的光辉战役。
陈旺马上砸了小公爷的头。
他很疯,真的很生气。
谁说,打败仗的人,就不是英雄呢?
小公爷看着这些尸体,看着这些人。
想起了陈旺大哥说的那句话。
“一寸山河,一寸血。”
雨天对日军不利,但对于有着肉人丹的拳民更加不利,雨水会直接消解那些血色的云和肉片,可他们还是来了。
小公爷向里面走着。
他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半大的孩子。
他开始颤栗。
他走了过去。
他看到了,那个和他一样大的孩子的脸。
他认识他。
“为什么……不等我?”
“为什么不等我!”
你们这些孤儿,没有我聪明,没有我强大,没有我会说话,没有我知道该怎么混社会……没有我懂得如何消灭他们。
你们来干什么!
小公爷看着对方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的斤称,看着那没多少力气的臂膀,看着他身上那道可怖的刺刀伤口,看着身上那两个黑洞洞的枪眼,看着那个死不瞑目的眼睛。
“我来晚了。”
小公爷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已经很努力了,我知道你们没有我有耐心,我很努力了,我找到了把杀咱爹娘的人杀死的办法了,我很努力了,我找到了,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我来晚了,你们要等我的啊!你们要等我的,说好了,你们等我回来,我是你们的帮主,我该先死的啊!”
如果这具雨中的尸体会说话,他一定会对着小公爷说很多很多话。
其中有一句,一定是。
“杀鬼子,是你的事,也是我们的事。”
你没有在旅顺,我知道帮主你一定很努力,一定很努力,但亲眼看到那些禽兽的行径,如果是你,你也忍不了,你一定忍不下去。
我们,忍不了了。
“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