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37章 百姓都看不懂,你还改革什么玩意。

第37章 百姓都看不懂,你还改革什么玩意。(2/2)

目录

这稍微读过书的人看起来都念得满头大汗,解读得也含糊不清,更别提周围人听得完全是云里雾里。

“考真本事?那敢情好啊!”老农似懂非懂地点头,随即又疑惑道,“可这告示写得跟天书似的,俺们这些地里刨食、街上做活的,谁看得懂?考啥?咋考?去哪儿考?一个字都没提明白啊!”

“就是就是。”旁边一个铁匠铺的学徒也凑过来,“俺师傅手艺顶呱呱,可大字不识一箩筐。告示说‘允诸色人等’,可连告示都看不懂,咋知道允不许?咋报名?这不是……这不是糊弄人嘛!”

百姓的议论声不大,却字字句句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朱标心上。

他表情微变,马上拉住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直接就开口道:“兄弟,你看这告示说的是什么啊?”

那少年看朱标一身衣物虽不是达官贵人,但气质也和普通百姓绝然不同。

“这个啊……”少年好像也读过几天私塾,他走上前看了看一看,“呃……这告示写的倒是团锦簇,引经据典,深合古制!可是……俺也看的费劲,就是科举吧,然后国家……呃,要考更多的东西?”

朱标已经红温了。

更别提几个穷酸书生在一旁,闻言也是连连接话。

“是要考更多东西。”那人连连点头,他或许也没看懂,但他的看法很切合实际,“可考什么,完全就是看不懂,只知道什么都考……唉,加重实务四字是轻飘飘,可落到实处却千难万难!我等寒窗苦读,钻研的是圣贤微言大义,是诗赋文章的起承转合!如今突然要考农桑水利、钱谷刑名?让我们何处去学?何人可教?朝廷可有准备?”

“就是啊,还有这告示……”此前的少年也指向榜文末尾,“‘凡军户、匠户等诸家子弟,有志于学者,可向所在卫所、州县申明……经核实准允,以余丁身份参考’……这核实二字,玄机深藏!由谁核实?如何才算‘家中有壮丁可继’?还不是卫所那些官老爷、州县那些胥吏说了算?”

穷酸书生中,甚至有人不屑的说:“这哪里是改革,分明就是要断了我等寒门仅有的晋身之路,反便宜了那些有家学渊源、能请名师专授实务的膏粱子弟吧!”

周围的百姓听着这些读书人的议论,更是云里雾里,嗡嗡的议论声充满了不解和焦躁。

“说了半天,到底啥意思嘛?”

“就是啊,告示贴出来,老百姓看不懂,连读书郎都看不明白,这算哪门子告示?”

“对啊!”

朱标的脸色已经奇差无比,他想过很多可能,甚至是百姓的欢呼,甚至至少能传达清楚朝廷的意图……但万万没想到,这道寄予厚望的革新诏令,竟被包裹在如此华丽空洞、晦涩难懂的官样文章之中!

“百姓……”朱标脸色通红,走上前仰头反复看这官文,“百姓都如同看天书,士子甚是茫然无措,这和孤的预想……天差地别啊。”

他的声音很小,却让控制李魁分身的叶言听的清楚,是啊……他也没想到会有这种事,这种看起来是小事的事出现。

朱标似乎也头一次是真正的恼火,乃至于脸上表情变化的剧烈、明显,直至最后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告示贴出来,老百姓看不懂,连读书郎都看不明白,这算哪门子告示?”

百姓来了一句带着浓浓乡音的抱怨,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朱标心中名为体统的堤坝。

“够了!”

一声压抑着雷霆的低吼从朱标喉间迸出,声音不大,却带着储君的威严,瞬间压过了周围的嗡嗡议论。

围观的百姓吓了一跳,愕然地看着这位衣着朴素却气势惊人的公子。

只见朱标猛地踏前一步,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他伸出修长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的手,一把抓住了那张贴得还算牢固的官文告示!

刺啦——!

一声刺耳的布帛撕裂般的脆响出现了!

那张用上好宣纸印制,盖着礼部大印,代表着朝廷最新政令的告示,竟被朱标硬生生地、带着满腔怒火与决绝,从告示栏上撕了下来!

纸屑纷飞,朱红的大印在撕裂的边缘显得格外刺眼。

“殿下!”李魁低呼一声,下意识地想阻止,但伸出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看着朱标回头那异常愤怒的眼神,其实也该清楚此刻任何劝阻都是徒劳。

朱标看也没看手中被揉成一团的废纸,更没理会周围惊骇的目光。

“李魁,你且在这等等……孤先回宫,早朝也尚未结束呢!”

好嘛,叶言都没想到出这种事,不过……

咦?

又有谏言机会了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