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代不能科举!还有,整出来人事档案!(1/2)
说实话叶言的恶趣味就是这个,放现代被抓舞弊都被记录档案,一到三年不能参加高考,放古代没让人死已经不错了。
但是!
要知道的是未来抓舞弊只是决定考什么大学,但现在在古代……
舞弊成功就当什么进士、榜眼、状元了,再成了那翰林院成员,或者是被安排成为什么地方的民生官员,是父母官,这怎能松懈要求呢?
朱元璋眼睛很亮,他恰恰对此很感兴趣,但是……
“祸及三代?”
理论来说老朱应该会大声赞同,可他比较是历史上最复杂的封建统治者,加之底层的经历……
一个舞弊,若是祸及三代不能科举,实在是过于严酷了!
“王卿,你此言……是否有些过了?”
朱元璋都这样说,忍不住的拱手参言。
“陛下,王给事……你这是要绝人宗祠,断人香火!何其酷烈啊,罪不至此!”
他肯定是不赞同这点的,无论是为了世家考虑,还是说腐儒的心态。
这确实有些问题。
但他是想不到,叶言都用分身了,他都不在乎生死!
直接大脚步走到对方面前,指着鼻子说:“尔说罪不至此?酷烈?哼,下官倒是认为过于轻了!”
什么话?
那学士还要说点什么,分身直接转头看向老朱。
“陛下,这位大人口口声声的对这些舞弊者喊冤叫屈,言其罪不至此,言其子孙三代无辜……那下官倒要问问!”
叶言用分身看老朱默许,直接回头喊的更响。
“若让这等靠舞弊窃取功名之徒得逞,高中了,放了官!他们去做那地方上的父母官,去治理一方百姓……届时,他们治下的黎民百姓何辜?!放任舞弊者成官,他们治下的田地赋税何辜?!他们治下的冤假错案何辜?!”
王彦的手指几乎要点到那翰林学士的鼻尖!
“我且问了,就一个靠舞弊爬上来的知县,他能懂什么民生疾苦?他会管什么田亩赋税?他只想着如何搜刮地皮,如何巴结上司,如何填满自己的腰包!因为他得来的官位本就不正,他心中何曾有半分对百姓负责的责任?他所想的,只有将他舞弊付出的本钱,十倍百倍地从百姓身上榨取回来!”
他环视殿内,目光扫过那些面色各异的官员,最后落在朱元璋那张愈发阴沉却若有所思的脸上。
“陛下!您出身寒微,最知民间疾苦!您想想,当年在凤阳,在濠州,那些元朝的狗官,有几个是凭真才实学考上去的?他们坐在大堂之上,朱笔一挥,便可断人生死,可定一家赋税!他们轻轻一个念头,底下便是无数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王彦的声音带着一种悲愤的意味。
“一个舞弊得官的知县,他断错一桩案子,可能就是一个无辜百姓人头落地!他加征一分不该有的赋税,可能就逼得十户农家倾家荡产!他贪墨一笔本该修河的款项,可能就导致来年洪水滔天,淹死千百生灵!这些血淋淋的账,算在谁头上?!”
他猛地转身,再次对着那位脸色煞白的翰林学士!
“你说罪不至此?你说三代无辜?那被这舞弊之徒未来可能害死的百姓冤不冤?!他们失去的土地、饿死的儿女、被洪水冲垮的家园惨不惨?!他们的冤屈,他们的苦难,谁来偿?!难道他们的命,就不如你这口中所谓舞弊者‘无辜子孙’的功名前程金贵吗?!”
“你!”
“你什么你!”
王彦毫不在乎对方的表情,回头说话更干脆了!
“所以陛下!臣以为,三代禁考非但无过,反而是以儆效尤的霹雳手段!”
“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舞弊不是一人之罪,是断送一族清誉的灭顶之灾!就是要让那些心存侥幸者,在伸出手的那一刻,想想自己,想想父母妻儿,想想列祖列宗!想想他们为了这片刻的龌龊,将要付出的万世骂名与子孙永绝仕途的代价!”
他重重一揖到底,声音斩钉截铁!
“故,臣再次死谏,舞弊者虽不死,但三代不可科举,另……臣以为应对此人建立人生档案,将此事永久封存在内,要永远让人熟知!”
嚯!
老朱都不停眨眼了,这王彦还真是老毛病,又是死谏?
他那条命就好像不是他爹妈给的一样,完全就是拿命说事呢。
但是吧,现代的记载档案,以及三代论,老朱捏着下巴,瞬间觉得还真有道理可言啊。
洪武时期,能记载档案存在的是六科给事中的任务,但他们负责的更多的是关乎政务的问题。
至于人际档案,各镇各城的黄册与鱼鳞册倒是存在……但也不存在像现代那么成系统的个人档案记载程度。
朱元璋思考了片刻,忽然一笑。
“人生档案?你这说辞倒是新颖……咱想了一下,若各乡各镇的黄册与鱼鳞册上对个人的登记更加详细,你所谓的记‘舞弊事’至档案中,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各县如此操作后,咱朝廷就是哪怕不了解此人,一旦有事,也可以通过此法知这人过去有没有问题?”
“正是如此!”王彦分身看都不看那无言的学士,这会也和煦了几分,“如此操作的话,至少陛下和尔等同僚,在选定士子,录取门徒,科举取士时,能更好的了解此人的过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