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老朱:我就暴力推行宝钞,你们读书人懂什么?(1/2)
朱元璋这话说的叶言都有些不适,关键百姓他不是傻子。
人家压根就不认你宝钞上的面值,别说百姓不认,就是官老爷们他们也不认。
只能单方面兑换,这是多么的可笑?
所以他思考一阵后,操控李魁突然踏前一步,指着刘伯温展开的宋史也不废话了。
“陛下您请看。”他把宋史拿来后,其中还夹杂着一枚斑驳的宋钱,这就更好了,他指着宋钱道,“此宋钱乃大宋之钱量……时至今日,陛下可知当初宋钱与南宋会子之比例?臣愿告之你,是当年朝廷许民持会子兑铜钱,市价一贯会子兑八百文实钱!”
他突然将铜钱重重丢在地上,无比肃然的说:“正因有铜钱可兑,会子初行时,南宋米价十年才仅涨三成!”
朱元璋依旧我行我素,一副‘那又如何’的可笑表情。
刘伯温也看不下去,又让人拿来一本宋史的食货志,反向某页大声朗读,内容直指绍兴年间的记录。
“陛下明鉴!李佥事所言不假啊……自宋室南渡后,会子值暴跌是因战乱频仍,然其可兑现钱之制,使百姓信此非废纸!而今我大明宝钞……”
刘伯温资管除了惧怕老朱忌惮功臣这一点,忌惮老朱过于独裁,过于专政外。
他关键也搞不懂朱元璋那死板到可笑的思维。
因此猛地从兜里也掏出一张宝钞,直言不讳道:“既无金银为底,又禁兑付……这完全形同无根之萍也,如何能坐实宝钞的价值?”
朱元璋也不客气,直接用他的话解释了他的想法。
他是霍然起身,一把将龙案上当值太监准备的另一本《宋史》扫落在地,直指刘伯温和李魁喝道。
“信用?兑付?迂腐!”
“朕的刀把子,就是最大的信用!”
他还特意从怀里掏出他那宝钞,指着上面特有的龙纹,仿佛借此在表达什么。
“咱问你们,咱让画师画的这龙纹是不是很好看?但你们看到了吗!这龙纹刻的是咱大明的风骨,拿宋朝说事?他宋室南渡是那赵家骨头软!而咱的宝钞背后——”
老朱其实真就很怪,叶言都以为他会有条理的反驳自己分身和刘伯温,结果这家伙不讲道理,直接就是高压威胁。
“那是北伐大军的铁骑!是诏狱里的剥皮实草!是贪官污吏滚落的人头!”
他说的越发激动,甚至踏下台阶,走到分身和刘伯温面前,脸上一点好色都没有。
“咱宝钞有问题?咱难道真不懂?哼!但兑金银?笑话!当年凤阳大旱,咱爹娘饿死的时候,谁给咱兑过一粒米?”
他指向军部各官,说话更是傲然!
“咱大明修城墙、造战船,还有八十万边军在等着吃饷!大明初立咱的政权都不稳定,国库又有几个子?这金银在哪弄?啊!你们这些读书人,张口闭口讲前朝旧制,可曾想过,乱世的信用,是杀出来的!”
他突然揪住刘伯温官袍前襟,嗓门大的吓人。
“诚意伯……不!你刘伯温熟读史书,你说咱的信用要崩塌,来,你告诉!他蒙元宝钞崩时,红巾军揭竿那日,百姓信的是忽必烈的兑付令?还是红巾反元下的蒙人血?!”
朱元璋又猛地甩开刘伯温,扯手就要抓李魁。
叶言……
李魁却后退了半步,老朱眼神中的不爽那是超级明显!
可居然在伸手失败后,只是赶紧缩回去,冷哼了数下。
其实他听进去了,就像他说的,是个正常人也知道宝钞的问题……但朱元璋追求的是什么呢?
他追求的就是他说的,让政权稳固,让大明有钱可用!
因此!
“哼,你们两个读书人什么都不懂,咱今日禁兑金银,就是要让天下人明白,这宝钞的信用不在银库,而在在朕的诏狱!在边疆的炮口!在贪官剥下的皮里!”
满朝死寂中,朱元璋却夺过刘伯温怀里的宋史,还是砸在李魁脸上。
报复心是真重啊。
“尔等要的信用是吧?朕给!但不是金银兑付的信用,是杀人立威的信用!”朱元璋是打死也不可能改宝钞之制的,他干脆发狠道,“给朕传旨!即日起,拒收宝钞者视同劫掠官银!压价折算者,按贪腐论处!伪造宝钞者,诛九族,全部都给咱杀了!”
“咱倒要看看,是金银的信用硬,还是咱的刀子硬!”
叶言并没有太过于惊讶,但凡看过明史都清楚一点,老朱现在所说的就是历史中他做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