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老朱:我就暴力推行宝钞,你们读书人懂什么?(2/2)
在《明史·食货志》中,明初军费就占岁出七成,实行宝钞推行之法核心便是为了牺牲民生保全国家,保全可以战争的士卒利益。
而在《大诰续编》中,洪武二十五年,杭州米商王二因拒收宝钞被凌迟处死,此案后江浙米铺被迫以1贯钞收1石米,明明当时时价是需3贯……这也证明了朱元璋始终就是这样干的,就要暴力推行宝钞的策法。
实话讲,就是成也因老朱才有了大明,败也因老朱的政策而导致大明后期的经济上凄惨……的灭亡。
而除去后面明帝各个奇葩的操作外,加之宦官掌权、党政有权外,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弄不好,硬生生强撑了300年,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也幸亏有一个个历史留名名臣帮忙,尤其张居正对经济方面的改革功不可没……
奉天殿众人在沉默着,叶言却思考清楚了这一点,说白了想改变大明的经济不能直接强改,例如直接废除宝钞。
是要一步步来,宝钞有利有弊,以利去讲,要做的是改变宝钞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
“臣有话说!”
李魁和刘伯温此时都不能多言了,叶言不想分身就这样死去,尤其李魁这种已经让老朱有了很大忍耐度的分身……更何况死了也是白死,再怎么和老朱辩解,他也不可能听李魁的话。
王彦突然出列,这位朝廷新贵在老朱眼里……那就是另一种形象。
如果是李魁是臭不可闻的硬石头,那么王彦就是另一种,虽然也是硬骨头,甚至更加极端。
但上次敢拿全族的命谏言,对方说话看似疯狂……实则应该是有考虑的,也应该是有他的想法在其中。
老朱看向王彦,却没有让其讲话,反倒是抢先道:“哦?王卿……对了,刚刚咱就想问,人册的事,准备的怎样了?”
叶言完全不惊讶,只是让分身王彦挥手。
一旁的当值太监,早就准备好了近些日子就该给朱元璋简约的人册。
“臣早已准备好!”
“咱看看!”
朱元璋直接抢过太监手中的册子,他现在脾气确实很炸,也懒得做那些礼数的工程。
也唯独大明这位开国皇帝能这样,后世那些明帝做点什么都得看臣子脸色……唯独他是完全不怕,大家当官都是为了权力,拿每天的命在当呢。
几眼看去,老朱难得一笑,情绪似乎好了起来。
“有意思……王彦,你九族人居然真的都是干净的,好好好,真是好啊!”
人册总共只做了一份,关键就是王彦分身自己的九族信息,以及陈宁个人家族的情况。
老朱拿着陈宁那份的人册都没有多看,这上面根本没有字画的事,看来王彦……
“陈舍人家世也是干净,不过……王彦,回答朕,你以为韩国公李善长辞官后,咱大明今日该有谁来替代他呢?”
叶言心如明镜,朱元璋这是让分身表态呢,你压着陈宁的事不整死他,是不是……想针对胡党?
王彦立刻拱手,有些意味的说:“自然是胡大人!今日当韩国公以宝钞万利饰过时,是胡相出言阐述有利必有弊的道理,当李佥事激辩无措时,是胡相当殿质询中书省为何不察钞弊的关键!此等不避权贵、直指枢要的胆魄,方为宰辅真本色!”
“今中书缺位,非需守成之吏,而要破局之刃!能承陛下雷霆之威肃清积弊,敢以铁腕重立宝钞信用的——”
王彦说的相当认真,刘伯温诧异的看向他,胡惟庸却在盘算到底怎么回事。
那句话出来了!
“现唯胡惟庸胡相可以,惟其能继韩国公之位,铸新政之鼎!”
“……”
朱元璋在沉默后,终于彻底笑起来。
这个表态的话说的好,他喜欢听,这样的话。
“朕也认为有道理,胡惟庸!”
“在!”胡惟庸也看向朱元璋拱手。
老朱直接就说:“左丞相位置空虚,现无人能应……姑且论尔来代行中书省六部管理之责吧!”
“谢陛下……下官领命!”胡惟庸整个人表情未变,却越想越觉得……这王彦真是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