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叶言的失误,学九章 太不实际,弄新教材才对!(1/2)
而这之后,蓝玉那是毫不避讳的抓着郝建胳膊就走出一出考场,且刚出去,郝建甚至被蓝玉一把揽住肩膀。
“好小子!你是真够意思!”蓝玉用力拍着郝建的肩膀,拍得郝建都龇牙咧嘴,“今天是多亏了你!他娘的,这帮酸秀才搞出来的东西,比冲锋陷阵还累人!不过老子现在算明白了,这算术嘛,也没什么难的。”
真不难吗?
太子没发作在叶言预料之中,不过他也看出一点问题,这点问题是通过蓝玉嘴里讲出的。
蓝玉和郝建走在路上,此时就如同现代考生一样,竟然还在回味此前的内容。
他是突然道——
“不过郝建啊,你看那题呀,田亩题咱这武官其实确实不太懂,但就卖布八匹,每匹三百文,总共不就两千四百文!这不就是八乘三百吗?老子心里一掂量就出来了!还有那两仓存粮,一千五加九百,两千四百石!这还用算盘?老子带兵发饷,几百上千人的口粮,心里都得有个数!”
蓝玉说得唾沫横飞,仿佛刚才那个对着题目抓耳挠腮、掰手指头的人不是他。
但他其实确实懂一些基础算术的,他又不是学文的儒生,也不是纯粹瞧不起九章的人。
这其中涉及田亩的题让他看不懂,但尤其是涉及钱粮、人数、军需这些他日常接触的东西,心算个大概其实都完全没问题。
而他现在想说的,实际上上九章这玩意,前六卷的题拿来策考,是不是不合理?
再说白了,就是九章算术里那些精妙的公式、复杂的比例,以及刁钻的几何分割知识,对他而言就是天书!皇帝还考这些东西?
叶言也是通过此一语,内心明白了一点。
这一点是什么呢?
“郝建,可有些题本将军是真看不懂,那用若干形容的策问分粮的题目背景,求的是粮草实际有多少?这是不是太难了?!”
蓝玉的话就是关键点,叶言本体在贡院内也蹙眉起来了。
看似题目都不算难,但对古代人而言……蓝玉说的不就是方程?这也是九章前六卷有的题,可这种题出在现在的意义在哪里?
“蓝将军说的是!将军运筹帷幄,这点小账自然不在话下……至于有的题很难?正如将军所说,这也是下官认为的关键所在!”
“哦?什么关键?”
蓝玉松开揽着他的胳膊,此刻转头好奇地询问。
郝建也揉着肩膀,咧嘴一笑,说话还颇为带着点“推心置腹”的意味。
“将军您看啊,您能心算八乘三百,能加一千五和九百,是因为您天天接触军需,心里有杆秤。可这《九章算术》的更多题呢?”
他指了指考场方向,似乎不满朝廷在朱元璋安排下的考试。
“陛下如此急切考试,不给百官复习之际……然,《九章》中对那些‘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名目何其繁多,算法何其深奥?”
“其实别说将军您了,就是里面那些自诩清流的文官老爷,又有几个真能通晓?他们平日里吟风弄月,哪里真去学过、算过田亩、盘过仓廪?只是略懂罢了,也算不上精通,这科举也是根据我所知的李魁大人的实务册子,那士子们才提前复习了要考的内容,才算真懂要考的算术学问。”
郝建说到这里时,还摊了摊手。
“现在来看,这考试的本意自然没错,但本质上不是看负责个人涉及算学义务的官吏,他是不是懂算学的吗?可让他们去解一些在九章中都稍显刁钻的题目,难道不就是赶鸭子上架,两眼一抹黑?”
叶言此前乡试内容中是考了九章算术的,不过他出题可并不难,考的都是实用的题。
但现在这下可倒好,这个所谓的不合理啊,就是胡惟庸他出的题就出的有问题!
蓝玉和户部分身所在的这考场,题目就是胡惟庸不听王彦之话,干脆是往了最难方向出而出,是出了前六卷的全部内容,乘除法、开方、代数、甚至是方程,这都是为了满足老朱考究户部官员们算术水平的目的而出!
而这些题确实是在现代人来看完全不难,但对古代人而言……就一个要考会不会点算数的考究,怎么考上这些东西了?
蓝玉闻言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没错啊!郝建你这话说的倒是不假,这题目也是他娘的文官出的,老子看他们弄的玩意就来气!一个个装得跟圣人似的,连个题都出的那么复杂,那些狗官们我看也应该和本将军一样,更不可能算的明白!不过……”
蓝玉突然摸着下巴起来,好像在若有所思。
“郝建,你小子行啊!我看你那卷子写得飞快,还能给本将军透露答案?你的答案都对?还能写得清清楚楚?你以前学过?”
郝建嘿嘿一笑,也是坦然表态。
“不瞒将军,下官在户部当差,这些钱粮数字自然是天天打交道,熟能生巧嘛。”他摇头晃脑的维持郝建那种人设,但也讲道,“但是下官也觉得,这算术之道,是贵在实用!就像将军您这样,知道八乘三百等于两千四,知道一千五加九百是两千四,是为分粮、分禄,这就够用了!”
他又转身看向考场的偏殿。
“但何必非要让百官去钻那《九章》的牛角尖呢?或者去算那‘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的九章刁钻题目?那玩意儿除了考人,有啥用啊?除非有人是为了钻研九章,研究出算学的新内容。”
但在大明,这压根就不重要,老朱的侧重方向,包括叶言此前都忽略的点,现在终于被发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