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223章 谁敢赌上命争论?扯淡呢,朱元璋借题发挥!

第223章 谁敢赌上命争论?扯淡呢,朱元璋借题发挥!(2/2)

目录

他彻底认输了。

在皇帝这赤裸裸关乎性命的逼问下,他所有的慷慨陈词、所有的卫道之心,都如同阳光下的冰雪,消融殆尽,只留下一滩难堪的泥泞。

能说出个屁!

叶言当时赶紧捂嘴,真差点笑出声了。

好家伙,这波谏言最佳助攻居然来自朱元璋本人吗?

笑死我了!

也是瞬间。

百官彻底沉默了。

朱元璋却唯独此刻直接叹口气,都懒得再看这位彻底失了方寸、摇摇欲坠的老臣。

对方的为官能力其实很强,要真是从道理上辩论,那叶言说破嘴也不一定能这么快结束‘战斗’……

但特么这不怕死的争辩,我能赌上命去证明,你行吗?你能跟着赌上命和我继续争辩吗?

赌不上!

朱元璋现在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了,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讥诮与了然。

他早就知道答案!

李魁这种操作,不可能有官吏跟得上他……除非同样是‘卫道者’级别的对手,一样赌命,但他吴伯宗能说出个屁,他最怕死还差不多!

而且。

‘娘的!朕可是皇帝!是洪武大帝!什么时候轮到臣子用性命来要挟朕了?!’

朱元璋的愤怒还是存在的,只是这种愤怒说为愤怒也不准确,是他老朱的无力感。

就叶言分身的这手赌命操作,逼着他这当皇帝的杀人,那合适吗?

不合适!

这标点符号的好处,他刚才看得清清楚楚,利国利民,绝非虚言!

要是顺着李魁的话杀了他,这法子还能推行吗?

宋濂那群真正比这老吴强百倍的重臣们肯定不干,天下读书人往后怎么想?

后世史书会怎么写?

他朱元璋成了因私废公、诛杀功臣的昏君?

而且……还是听了一群腐儒的弹劾之言,就把这研究出标点符号的功臣弄死了?

可不杀……

娘的,这也是逼宫,他朱元璋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

这李魁是一次次挑战君威,这次更是变本加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玩真“死谏”的这套!

他若服软,以后岂不是谁都敢有样学样?

朱元璋这波也彻底陷入了登基以来最憋屈、最恼火,也最哭笑不得的境地。

杀不得,饶不甘,还特么气……倒不是气李魁了,反而是看着这老吴发呆,你们非要弹劾他,结果就闹出这么一波。

这是咋回事?!

他强忍这种复杂情绪,又转头看向李魁,他还要努力一把——“李魁!你放肆!御前以死相胁是吧?那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真当朕不敢杀你?”

最后的努力,朱元璋暗示,我真杀你了嗷,你怕不怕?

怕个屁!

叶言操控着李魁心中彻底暗笑,急了,他真急了!老朱你也有今天!

分身脸上却依旧是那副视死如归的坦荡,甚至语气更加平静,仿佛在讨论晚上吃什么。

“陛下息怒。臣非是胁迫,而是表明心迹。臣深信此法于国有利,若因其而获罪,臣甘之如饴。”

他放开供着的手,挺胸:“陛下若认为臣真有罪,臣立刻引颈就戮,绝无怨言。只是恳请陛下,莫因臣一人之故,废此利国良法也。”

“……”

朱元璋彻底沉默了。

嗯,他真想死,这可怎么回?

也就是他意识到赶紧解决这问题,在他迟疑的组织语言之际……

一旁的宋濂或许是看不下去了,也终于从被李魁导致的巨大震撼中回过神来。

这位老臣此刻看向李魁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充满了近乎狂热的敬佩!

为了学问,为了一个正确的理念,不惜以性命捍卫!

此乃何等气节!何等担当?

古之先贤,不过如此!

宋濂居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甚至老泪纵横,声音哽咽道:“陛下!陛下三思啊!李学士忠耿之心,天地可鉴!标点符号之法,实乃文脉千秋之功!若因朝争而损此国士,废此良法,老臣……老臣恐无颜见天下读书人,无颜见后世子孙啊!陛下!老臣愿以这项上人头,为李学士担保!”

说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竟然也要学李魁磕头请死,他当场摘了那乌纱帽……

“……”

朱元璋眼前直接一黑,这下差点也从龙椅上滑下来。

一个李魁还不够,又来个宋濂!

你们这帮读书人,是不是都觉得自己的脑袋是韭菜,割一茬还能长一茬?!

其他官员也吓傻了。

宋濂可是现在的文臣真正领袖,他要真撞死在这奉天殿上,那乐子可就大了!

今天这早朝,怕不是要变成史书中最血溅奉天殿的一天?

叶言这下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老宋啊老宋,你这助攻来得太是时候了!

‘这把火添得,老朱想不炸都不行!’

果然,朱元璋看着官,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多久后,他或许是认栽了。

“罢了……罢了……”朱元璋的声音有气无力,仿佛瞬间老了十岁,“都起来吧……朕还没到要靠杀忠臣、老臣来立威的地步。”

他抬眼看着李魁,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恼怒,有无奈,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李魁,你的脑袋,先寄存在脖子上。朕金口玉言,赏赐照旧!锦缎二十匹,白银五百两,一两都不会少你的!”

这话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来的,这也不是关键,他又马上看向那认输的老吴。

“至于这标点符号……吴伯宗!”

他直呼其名!

“你方才在朕面前,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何等的义正辞严!口口声声‘道统’、‘国本’、‘祸乱人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仿佛天下道理尽在你手,忠直之气可贯长虹!”

他每说一句,声音便厉一分,身体也微微前倾,那强大的压迫感几乎让殿下的吴伯宗窒息。

“可朕只问你一句!只问你敢不敢如李魁一般,为你所护的‘道统’押上性命!你呢?!”

朱元璋的手臂猛地挥出,手指直指瘫软在地的吴伯宗,其声怒其不争,更恨其虚伪!

“你便成了这般摇尾乞怜、连句整话都说不全的窝囊模样?你的风骨呢!你的担当呢?你捍卫道统、斥责奸佞的浩然之气呢?都让你就着冷汗咽回肚子里去了吗?!”

这劈头盖脸的怒斥,相当于狠狠抽打在吴伯宗和所有先前附议弹劾的官员脸上、心上!

许多人羞愧地低下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而且……

朱元璋对臣子愤怒,那臣子是可能会死的,他真杀人的。

大家的恐惧肉眼可见,吴伯宗更是浑身剧颤,那深深的屈辱和恐惧几乎将他干碎了,只能将头埋得更低。

“臣……臣万死……陛下息怒……”

“万死?!”朱元璋闻言,当场嗤笑一声,“朕看你是万万不敢死!你只敢在朕面前,在这安全无虞的奉天殿上,用唇舌之利,博取你的清名,彰显你的忠直!一旦见真章,要动真格,你便原形毕露!”

嚯!

叶言这一刻还真罕见的佩服老朱了,朱元璋多清醒,多聪明啊!

这帮反对句读的人,用圣人之言因此曲解为借口……他们到底图什么,图的不就是老朱嘴里说的这些玩意?

朱元璋这次也是一点脸不给他们留,他是真的挺愤怒……其实很多人不清楚,他朱元璋在历史上实际是个极为务实,极为讨厌空谈误国、色厉内荏之辈的统治者!

他此刻直接借题发挥,别管是不是因为叶言分身导致他愤怒,关键是这是个好机会。

他必须要打压这群,混账的空谈儒官!

对方也说不出话来了。

老朱见此,那更是直接骂道:“你所谓的国之栋梁?文臣表率?”

“朕看,我大明养士,就是养出你这等色厉内荏、临事惜身的货色!”

“若满朝文武皆如你这般,只会空谈道统,遇事则畏缩不前,朕要尔等何用?靠你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真能治国平天下吗?能替朕剿灭北元吗?能替朕安抚万民吗!”

这一句句质问,那是劈头盖脸的库库说……老朱这是将对这群于国计民生无甚大用,却终日将圣人之言挂在嘴边当作攻讦利器、博取名望工具的文人集团积压已久的蔑视与不耐,彻底爆发了出来!

这一幕相当惊人,谁能想到今日早朝能变成这样?

吴伯宗那是彻底崩溃了,再也支撑不住的彻底瘫软在地,只能不住地以头叩地!

“臣有罪……臣昏聩……陛下开恩……陛下开恩啊……”

不求饶就会死,老朱死死盯着他这副不堪入目的模样,眼中最后一丝耐心也消耗殆尽。

但若杀了,洪武四年无人用,况且这杀了也不合理了……这种想杀不能杀,比叶言让分身求死还让朱元璋憋屈。

所以他倒是沉默了许久,最终反而靠回龙椅,脸上恢复了帝王的冷漠,只是在冷静后给了最终的结果。

“滚回去吧……”

“你的礼部尚书,暂且由左侍郎代理。给朕滚回府去,闭门思过一月!好好想想,何为臣子本分,何为实干,何为空谈!”

“至于李魁所奏标点符号之事……”朱元璋的目光扫过李魁和宋濂,语气不容置疑,“朕意已决,照准!着翰林院、礼部即日办理,不得有误!”

“退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