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224章 老朱:句断一言的意思?我说啥就是啥!

第224章 老朱:句断一言的意思?我说啥就是啥!(2/2)

目录

朱标当时心中一紧,他对叶言分身李魁是有一种尊敬的,毕竟投献的事,那不能直接说的原因……对方仅仅和自己一次对话间,那就点明了关键点。

所以他不想分身李魁出事,闻言也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少许犹豫,朱标才谨慎的靠过来讲:“父皇所虑极是。圣人之言,微言大义,若因句读不同便生出多种歧解,恐后世学子无所适从,滋生纷争,确有动摇学问根基之虞。”

这话说的很务实,可老朱却猛地冷哼一下。

“哼,何止是学问根基!”

他指着殿外,仿佛还在指着此前的早朝殿上。

“他今天能断圣人的话,明天不就敢断朕的诏书!曲解其意吗?……因为,他今天说这句该这么读,明天就敢说那道税该那么收!这口子,不能开得没边!”

那朱元璋啥意思,朱标都迟疑和猜测起来了。

但老朱嘛,他盯着纸上那几种断句,仿佛盯着几个不听话的刺头。

沉默时间太久,朱标见状都试探着问道:“那父皇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笔架都晃了晃,把朱标吓了一跳。

“咱的意思是!”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这符号是咱大明要用的,那怎么断,就得咱大明说了算!尤其是这些牵扯到圣人之言的,不能由着底下人胡乱解读!”

他一把抓过朱笔,也不蘸墨,直接就着干笔头,在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上狠狠一划,仿佛划掉的那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条必须要改革的点!

“标儿!哼,让翰林院那帮老学究给咱议!议出个最稳妥、最不会出岔子的断法来!议定了,就给咱用这符号标得清清楚楚,把过去所有学问都整理、刊印成册,发往天下官学!”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朱标,语气斩钉截铁:“告诉所有读书人,以后读这一句,就按咱钦定的这个断法来读才对!谁敢再瞎琢磨别的意思,就是歪曲圣意,非议朝政!”

“咱该治罪就治他罪!”

嚯!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父皇的解决办法如此……霸道直接!?

这简直是要用皇权给经义注解定下铁律!

朱标……

“父皇…这…这岂不是…”

这位洪武太子此时都不知该如何评价,这固然能杜绝纷争,但也似乎……

可叶言用分身闻言,多少还是觉得朱标太年轻……这就是好事,官方定义,才会控制洪武时期人心的走向。

朱元璋唯独这波做的一点毛病没有。

老朱也仿佛看穿了自己这个大儿子的心思,当场嗤笑一声:“标儿啊,你是不是觉得咱太霸道,把圣人的话都给管起来了?”

朱标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

朱元璋却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宫墙肃穆的景象。

他也看到那帮今日被他吓坏的空谈之辈的身影……

他只说一个道理。

“咱告诉你,天下学问,最终都得落到‘用’字上!能让百姓吃饱饭,能让江山坐得稳,就是好学问!整天为了一句话怎么读吵翻天,屁用没有,还净添乱!”

他转过身,直视这位大儿子。

“他李魁这符号乃是利器,能砍柴也能伤人...咱现在就是必须要把这刀把子攥在自己手里,告诉天下人,这刀,该往哪里砍,该怎么砍!砍错了地方,不行!”

言语的力量,朱元璋不可能不懂。

他走回案前,再度指着那句已经被他划了一道杠的话:“就这句!甭管孔子他当初到底是啥意思,从今往后,在大明,它就得是咱定的那个意思!就这么简单!”

朱标是看着老朱那副“这事就这么定了”的蛮横模样,忽然想起方才父皇笨拙描画符号的样子,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这位帝王,能用最朴实甚至笨拙的方式去接受新事物,也能用最霸道最直接的方式去掌控它,将其纳入他朱明王朝的统治轨道……

这或许,就是他的父皇,洪武皇帝?

朱标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疑虑压回心底,深深一揖:“儿臣……明白了。儿臣这便去传旨,命翰林院即刻议定经文章句的标点规范,呈送御览。”

朱元璋这才满意地“嗯”了一声,挥挥手:“去吧。告诉他们,议得快些,别磨磨蹭蹭的。咱还等着看这新规矩用起来,到底能省咱多少心力!”

朱标躬身退出偏殿。

走到殿外,他才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标点符号,父皇接受的真快……可投献一事,那又该如何去说呢?”

朱标不可能不在乎这点,而且这次,他或许又看到了自己这个父皇复杂的两种样子。

他可以轻易接受标点符号的存在,但又在接受后,做了符合他个人的改变。

对应投献一事,投献的百姓,他们的存在老朱可以接受……但处理他们,不也是他这个父皇会有的行为?

“不行,我还得去和提出此事的叶先生说说……”朱标自言自语的走在路上,却又想起另一个人,“李魁,李先生他的格物学,或许两个人一起能为我想想劝慰父皇他的办法?”

叶言:“……”

都是我吧?

我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