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儒林外史大白话 > 第八十一回 白蒁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八十一回 白蒁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1/2)

目录

书接上回,青钿问紫芝自己的“飞鞋”对应的谜底是什么,紫芝说谜底是“银汉浮槎”(传说中能在银河航行的木筏)。题花打趣道,那青钿的双脚就成撑筏的“柁工”(舵手)了,众人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青钿愣了一下,接着又给大家讲了两个笑话。第一个笑话是:有个人生前十分讲究饮食,死后被冥官惩罚变成了“野狗嘴”,让它没法再吃好东西。等这只狗死后,“狗嘴”便求冥官换个惩罚,变成猪,牛,羊等都行,只求别再是狗嘴了。冥官就罚它变成了“猴儿屁股”,小鬼还说变过狗嘴的臭味难改,得用仙草擦。结果用紫芝擦完,白猴屁股变成了胭脂色,冥官问怎么变紫了,小鬼说用的是紫芝。紫芝听完插了句“要是擦点青色就更好了”,题花也补了句“说不定还甜呢”。

第二个笑话是:有个人喜欢作诗但水平不高,某天见花开写了“到处嫣红娇又丽,那枝开了这枝闭”两句,之后就写不下去了。朋友路过,帮他续了两句“此诗岂可算题花,只当区区放个屁”。掌红珠夸这两个笑话新鲜,颜紫绡还调侃说,这都是从“银汉浮槎”的“两位柁工”那里引出来的。

这时紫芝注意到青钿大概是把花鞋弄脏了,换了小缎靴,就出了个灯谜“穿缎靴”,要求打《孟子》里的一句。素辉觉得《孟子》里很难有这么贴合的句子,姜丽楼却猜中是“足以衣帛矣”(“足”对应“鞋靴”,“衣帛”对应“缎”),陶秀春夸这想法太新奇。

接着题花抓着青钿的袖子说,自己出“隔靴搔痒”,也打《孟子》一句。姚芷馨不信能有对应句子,邺芳春却猜中是“不肤挠”(“隔靴搔痒”挠不到皮肤,即“不肤挠”),洛红蕖说这类灯谜和之前的“适蔡”“决汝汉”一样,都让人忍不住发笑。紫芝要回自己的扇子,题花又出“照妖镜”打《老子》一句,紫芝猜中是“其中有精”(照妖镜能照出妖精,即“镜中有精”),还调侃说这“精”不是芙蓉精就是海棠怪,都是花儿成精作乱。

之后廉锦枫说自己因玉英的“酒鬼”想到一个灯谜,谜底是饮酒器具“过山龙”,打《尔雅》一句。阳墨香猜中是“逆流而上”(“过山龙”饮酒时酒液逆流,对应“逆流而上”),锦枫确认猜对了。

紫芝好奇今天怎么没人出《西厢记》的灯谜,怀疑大家没看过这本书。题花说自己之前在客店墙上见过几条,还能记住一些,就让丫鬟拿来笔墨写了出来,众人围着看。题花写的灯谜有:“厢”打《西厢记》七字、“亥”打《西厢记》四字、“花斗”打《西厢记》十五字、“甥馆”打《西厢记》四字、“连元”打《西厢记》八字、“秋江”打《西厢记》五字、“叹比干”打《西厢记》八字、“东西二京”打《西厢记》三字、“一鞭残照里”打《西厢记》四字,还有两个跨书的——“偷香”打《孟子》三字、“易子而教之”打《孟子》四字,还说剩下的记起来再写。

吕祥蓂觉得用“厢”字打《西厢记》很特别,红珠推测按拆字格,“厢”是“以目视床”的意思。钟绣田猜“花斗”的谜底是《西厢记·赖柬》里的“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儿抓住荼蘑架”(“花斗”指花儿相互争艳,和句子里女子动作映衬花儿的场景贴合),春辉夸这十五字像“花斗”的“行乐图”,特别贴切。

苏亚兰猜“一鞭残照里”的谜底是“马儿向西”(“残照”指夕阳西下,“一鞭”对应骑马,即“马儿朝西走”),众人都齐声叫好,春辉也说这谜底把“残照”的“向西”意思托出来,又贴切又自然,是绝好的灯谜。燕紫琼猜“厢”字的谜底是《西厢记·长亭送别》里的“眼看着衾儿枕儿”(“厢”关联“床”,床上有衾枕,“目视床”对应“看着衾儿枕儿”),春辉夸她心思灵巧。

陈淑媛猜“亥”字的谜底是“一时半刻”(“亥”在十二时辰里对应“亥时”,属“一时”;“亥”字拆开像“半刻”的形态,是“会意+破损”格),春辉赞这灯谜跳出旧套路,独出心裁,还字字清晰、干脆有力。施艳春猜“东西二京”的谜底是“古都都”(“东西二京”是古代的都城,即“古都”,“都都”对应两个都城),题花说自己之前猜了好久没猜中,没想到被施艳春猜中了,特别有意思。

最后紫芝问春辉“叹比干”的谜底是什么,春辉先解释背景:按《史记》记载,比干因强谏商纣王,被纣王剖心而死,所以谜底里肯定有“心”字,还得贴合“叹”的意思。廖熙春猜是“你有心争似无心好”(“比干有忠心却被杀,‘叹’的就是‘有心不如无心好’”),贴合“叹比干”的题意。

春辉说:“‘你有心争似无心好’这句太贴合‘叹’字的深层意味了!而且‘争似无心好’这五个字,满是慷慨感慨,堪比一篇悼念比干的祭文。”兰荪疑惑:“好好一个人,怎么把心剖了反倒好?”春辉笑着解释:“要是比干当初没那颗忠君的心,没去强谏,咱们现在未必知道他的名字;就算知道,也不过是个普通古人。如今他能家喻户晓,被当成忠臣烈士名垂千古,全是因为‘无心’(被剖心)才流传开来。所以才说‘有心不如无心好’。这灯谜虽说是游戏,但细细琢磨琢磨,里面却是藏着‘君子怕死后名声传不下来’的意思,对后人真是种警醒。”

青钿觉得“偷香”这个谜面很特别,肯定是好谜:“‘偷’就是偷东西,还好猜;可‘香’是无影无形的,实在难想,难道里面藏着‘闻’的意思?”素云猜:“会不会是‘窃闻之’?”春辉说:“这个‘闻’字,还是从闺臣说的长人国闻鼻烟那事儿引出来的,倒挺有意思。”香云看“易子而教之”的谜面,就推测:“大概是说互相当老师的意思吧。”吕尧蓂补充:“古人把老师叫‘西席’‘西宾’,说不定还带‘宾’字呢。”张凤雏接着猜:“肯定是‘迭为宾主’!”春辉评价:“没想到这灯谜单子里有这么多好谜,虽说不如‘仕而优’‘克告于君’借得巧妙,但也算是正面描写里的出色之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