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1/2)
书接上回,紫芝说:“上天囤积豆子,虽说这是吉祥的兆头,但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下过‘虾仁儿’(故意说俏皮话,调侃之前的话题)?”纪沉鱼笑着说:“姐姐又要开玩笑了。‘阳雨’这两个字是双声(酒令规则,双声词要敬对应人酒),我敬锦枫姐姐一杯。”
廉锦枫抽到了“百官”主题的双声酒令,说:“今天玩这个酒令,已经是别出心裁、格外新颖了,最难得的是还有仙姑写的这首百韵长诗,将来流传出去,得有一句评语:都督的《张景阳集》,价值比得上三个乡,名声比‘三都’还贵重。这里‘价兼’是双声,我敬尧蓂姐姐一杯。”
吕尧蓂抽到“身体”主题的双声酒令,说:“锦枫姐姐大概是喜欢这首诗,所以才这么称赞它。那我就顺着上文,再帮你补一句。《文心雕龙》里刘勰说‘辞采为肌肤’(‘发肤’对应‘身体’主题),这里‘辞采’是双声,‘为肌’是叠韵,我敬小春姐姐一杯。”
秦小春说:“我不会说笑话,但能用我的姓来行个酒令。”玉芝问:“带‘秦’字的内容,没有比《战国策》里更多的了,你打算怎么行这个令?”小春解释:“现在就从我开始,用《战国策》里带‘秦’字的内容,不管是句子还是短语,从一个字开始,要排成宝塔的样子,一直到十个字结束,每一句都不能少了‘秦’字。能说出来的免酒,说不出来的喝一杯再接着行令。”
玉芝反驳:“要是这么算的话,像‘事秦’‘入秦’‘于秦’这类的词,多得数不清,我们一百个人,要说到什么时候啊?”小春说:“这些都不算,只能用‘齐秦’‘楚秦’这种带两个国名的组合。我先举个例子,说错了我受罚:秦;韩秦;韩与秦;韩不听秦;韩谒急于秦;韩必入臣于秦;韩出锐师以佐秦;韩令冷向借救于秦;朝相公仲使韩侈之秦;韩为中军以与天下争秦。”
小春刚念完,众人就纷纷说要接令,这个说“我有‘楚秦’的组合”,那个说“我有‘齐秦’的组合”。小春笑着说:“要不是我早留了后手,要是大家随便说个带国名的就算数,今天都没人要喝酒了。我这个‘韩秦’的组合,每一句都是以‘韩’字开头、‘秦’字结尾,从头到尾都有顺序,不是句子里有两个国名就行的。”玉芝抱怨道:“害得我白想了两个‘齐秦’的例子,没想到这小气鬼藏了这种心思!”小春说:“我这是帮你主人(指设宴的人)劝酒,怎么还说我坏?”
闺臣说:“幸好我还凑了一个,没被她难住:秦;魏秦;魏攻秦;魏不胜秦;魏插盟于秦;魏折而入于秦;魏王且入朝于秦;魏因富丁且合于秦;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魏请无与楚遇而合于秦。”众人听完说:“带国名的组合我们倒是有,但要像这样每句都以‘魏’字开头,实在想不出来,只能各自喝一杯了。怪不得之前那道姑说‘隔席叠芳词’,原来这酒令还有这么多花样。”
之后小春抽到了“天文”主题的双声酒令,说:“月牙(对应‘天文’主题),《春秋保乾图》里说‘月以圆照,月以亏全’。这里‘以圆’‘月以’都是双声,我敬素辉姐姐一杯。”玉芝说:“现在又抽到了天文,难道之前那位仙姑又要来了?我听说她的指甲有好几寸长,麻姑的指甲最长,难不成她是麻姑下凡来点化我们?”闺臣点头说:“妹妹这话,说不定还真有几分道理。”
蒋素辉抽到了“虫名”主题的双声酒令,反驳道:“她脸上光溜溜的,一个麻子都没有,怎么会是麻姑?我去查查扬雄的书,到《方言》里找找依据:蚰蜒(对应‘虫名’主题),扬雄《方言》里说‘蚰蜒从函谷关往东,被叫做螾囗[上衍下虫]’。这里题目‘蚰蜒’和‘螾囗[上衍下虫]’都是双声,我敬紫绡姐姐一杯。”
颜紫绡抽到了“宫室”主题的双声酒令,说:“没想到聊起麻姑,我反倒想起《金刚经》了:园囿(对应‘宫室’主题),《金刚经》里说‘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邱众’(‘园’对应‘园囿’)。这里‘园与’是双声,我敬丽春姐姐一杯。”兰英说:“我们在座的,只有闺臣、紫绡两位姐姐最喜欢静养修行,没想到行酒令、引经据典的时候,说的话也没离开自己平时的喜好。”
潘丽春抽到了“药名”主题的双声酒令。玉芝说:“这抽签的牙签也太奇怪了,好像知道丽春姐姐懂医术,就特意把这个主题抽出来了。请教姐姐,要是今天多喝了几杯酒,明天吃点什么能解酒啊?”
丽春回答:“葛根最能解酒精的毒,用葛根磨成粉效果更好。这种东西在汶山的山谷里,还有澧水、鼎州一带最多。就我见过的,只有海州云台山产的葛根最好。冬天的时候,当地人会挖葛根磨成粉卖,但常常会掺上豆粉;只有向那边的和尚、道士买,才能拿到纯的葛根粉。”
宝云接着问:“昨天我娘要的那个药方,姐姐带来了吗?”丽春说:“这个药方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少不得。我想着要帮到更多人,就都记在心里了。现在就让玉儿(丫鬟)拿笔写,我来念:全当归八钱、川芎三钱、益母草三钱、炙甘草一钱、炮姜炭五分、桃仁(研成末)十粒,用一碗清水、一碗黄酒兑在一起,煎成一碗温着喝。”
幽探问:“这个方子能治什么病啊?”丽春解释:“昨天师母(宝云的母亲)知道我父亲以前做过御医,就让宝云姐姐跟我说,当年老师(宝云的父亲)有位妾室,因为生完孩子后,体内的瘀血没排干净,时间久了长成了痞块,最后去世了。师母怕其他妾室再得这种病,就问我有没有秘方。刚好我家有祖传的‘生化汤’古方,只要是产后瘀血没排净,或者觉得肚子疼,喝个三五剂,最能化瘀血、补气血。要是每天再喝一杯童子尿,就能保证体内不会有瘀血残留。这个方子要是能刻出来,每家每户都送一份,真是积了大功德。
至于师母问的治肿毒的药,就数‘五黄散’最好用。方子是用黄连、黄柏、黄芩、雄黄、大黄,每种各五钱,一起研成特别细的粉末,用瓷瓶装起来保存。只要是肿毒刚长出来的时候,用好酒调开粉末,涂在肿的地方,涂个几次就能消下去。这也是我家的秘方,大家记下来,就算自己用不上,传给别人救急、帮到更多人,也是好的。”
兰芝说:“这就算丽春姐姐完成了这个酒令,我们大家也都喝一杯吧。”丽春接着说:“那我就借‘葛根’这个药名交差了:葛根,《管子》里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根’对应‘葛根’)。这里‘万物’是双声词,我敬紫樱姐姐一杯。”
董宝钿问:“我听说葛根,有人都叫它‘葛梗’,这是为什么啊?”丽春答:“以前的医书里,从来没有把它叫‘梗’的说法,大概是最近有些医生写错了。”
魏紫樱抽到了“宫室”主题的双声酒令,说:“要不是‘根’字(承接上文的葛根),也没法接上这个令。那我只好也用相同的韵脚了:门楣(对应‘宫室’主题),《晏子》里说‘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紫芝跟再芳开玩笑:“姐姐要是觉得累了,不如进这个小门里打个盹儿?”再芳没读过《晏子》,不懂这句话的背景(楚国故意开小门羞辱晏子个子矮),就回答:“他们既然是请晏子进去,那我进去坐坐又何妨?”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紫樱接着说:“这里‘延晏’(请晏子)是双声词,我敬紫菱姐姐一杯。”
易紫菱抽到了“列女”主题的双声酒令,说:“婉儿(指上官婉儿),皇甫谧《高士传》里写‘老莱子为婴儿戏以娱亲’(老莱子装成小孩玩耍,让父母开心)。这里‘老莱’‘以娱’都是双声词,我敬蘅香姐姐一杯,也敬在座各位一杯。另外,我这里用了现在的读音,自己主动承认,罚喝一杯。”
春辉说:“‘儿’字读现在的音,和‘婉’字声母一样,倒不用罚;但你错用了‘婉儿’这个近代的人(“列女”令多涉古代女性),这是要罚的。”紫菱说:“那我改用《灵飞经》里写的‘爱儿’,行不行?”青钿反驳:“‘爱儿’这两个字,最早在陶宏景的《真灵位业图》里就有了,不是从钟绍京(《灵飞经》传为其书写)才开始的,你错用了近代的书,还是要罚一杯。”
玉芝也说:“酒令里规定不能用近代的人,姐姐为什么非要用婉儿啊?而且当年阅卷(指科举阅卷),她也在考官里,还算我们没正式拜师的老师呢!”紫菱说:“我是因为她之前有个评论,心里特别不服气,所以特意把她的小名说出来,出出闷气。”
青钿问:“是什么评论啊?”紫菱解释:“我听说她以前把牡丹这类三十六种花都分成了‘师’‘友’‘婢’三个等级,上、中、下三等。别的地方说得不当也就算了,我最不服的是,她凭什么把好好的凤仙花归到‘婢’的等级里?
她还说,芙蓉花早上开晚上谢,性子不稳定,不能归到‘友’;可凤仙花和芙蓉根本不一样啊!要是浇水、照料得当,不让它结种子,能开整整三个月。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但凤仙花,其实能开上一百天。
以前的凤仙花,有花瓣层层叠叠的千层品种,有两朵长在一起的并蒂品种,还有一棵能开五种颜色花的品种,各种颜色都齐了。就拿桃红色的来说,深浅就分三四等,其他颜色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一种千层并蒂的,能在叶子上开花,叫‘飞来凤’;最近又有了‘千层顶头凤’,花开得像酒杯那么大,长得还像月季花。各种稀有的品种,数都数不完。
而且种凤仙花特别容易,花期又长,要说花的娇艳程度,没有能超过它的。我每年都会种几百盆品相最好的凤仙花,用木架子从高到低层层摆着,秋天看着那些鲜艳的花,比春天的花还好看。这么好的花,想让它归到‘友’的等级都不行,能不替它委屈吗?”
青钿说:“这花是好,但就是没有香味,归到‘婢’,说不定是因为这个。”紫菱反驳:“凡是颜色鲜艳的花,往往都没有香味,就像长翅膀的动物,都是两只脚一样。天下的事,哪能十全十美?要是因为有色无香就归到‘婢’,那牡丹、芍药、海棠这些花,又有哪一种是香的?
大概颜色、香味都有的,只有梅花,其次是玫瑰,都是花里的珍品,除了这两种,哪还能找到更多?”那边的若花听了,悄悄跟闺臣说:“以前你说,碑记上我们每个人名字旁边都有‘司花’(掌管某类花)的字样,紫菱姐姐这么替凤仙花抱不平,说不定她就是掌管凤仙花的人?”闺臣点点头:“看这情况,说不定还真的是。”
兰芝说:“各位姐姐要么说笑话,要么行小令,也该收尾了,帮我把这个酒局的气氛再带动带动。”薛蘅香说:“我不会说笑话,就来个‘抽梁换柱’的小令吧。”青钿说:“所有的酒规都跟之前一样,不用再重复了,姐姐直接说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