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突厥犯边烽烟起(1/2)
朔风卷着黄沙,掠过长安巍峨的城头,带来一丝北地特有的肃杀。时近贞观四年秋,关中的暑热尚未完全褪去,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却已率先席卷了大唐的朝堂。
“报——八百里加急!朔州失守!代州告急!”
“报——云州城破,刺史殉国,军民……军民死伤殆尽啊!”
“报——突厥前锋已过马邑,兵锋直指并州!”
一道道染着血污与烟尘的急报,如同催命的符咒,接连砸入承天门,砸碎了太极宫连日来因军工革新、智拒吐蕃而带来的些许轻松氛围。信使嘶哑的哭喊声在宫墙间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在听闻噩耗的每一位臣工心上。
两仪殿内,空气凝固得如同铁块。
李世民端坐在御座之上,面色平静,唯有微微颤抖的指节和手背上暴起的青筋,泄露了他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他面前的地上,是一片狼藉的碎瓷和泼洒的墨汁——方才内侍呈上代州城破、守将全家自焚殉国的军报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帝王,终究没能忍住,一把将御案上最心爱的澄泥砚扫落在地。
“颉利……”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却带着冰碴子般的寒意,在大殿中清晰地传开,“朕待你不薄,许你互市,赐你财帛,你竟敢……竟敢如此欺朕!”
最后三个字,几乎是咬着牙根迸出来的。一股无形的帝王之怒弥漫开来,压得殿内众臣几乎喘不过气,纷纷垂下头,不敢直视。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火山喷发般的请战之声。
“陛下!”卫国公李靖第一个出列,这位平素沉稳如山的军神,此刻眼中精光四射,拱手朗声道,“突厥背信弃义,残害我边民,此仇不共戴天!臣李靖,请旨北伐,必提颉利之首级,献于阙下!”
“臣等附议!请陛下发兵,荡平突厥!”李积、柴绍、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武将哗啦啦跪倒一片,吼声震得殿梁嗡嗡作响。他们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突厥的暴行彻底点燃了这群百战宿将的杀意。
文官队列中,虽有部分官员面露忧色,欲言又止,但在如此群情激愤之下,无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什么“劳师远征”、“恐伤国力”的丧气话。北伐,已成定局。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李靖身上:“药师(李靖字)所言,正合朕意!此战,非打不可,而且要打出我大唐的赫赫天威!”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统筹北伐全局!”
“臣,领旨!”李靖肃然应诺。
“命李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尔等皆为副帅,辅佐药师,共击突厥!”
“臣等领旨!”
主帅、副帅人选迅速定下,无人有异议。然而,当议题转到先锋人选时,方才同仇敌忾的气氛瞬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潞国公侯君集不等李世民点名,猛地踏前一步,声音洪亮:“陛下!先锋之职,关乎全军士气,首战必须告捷!臣侯君集,愿为陛下前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必取突厥先锋人头,以壮军威!”他说话时,眼角余光似乎不经意地扫了一眼站在武将队列偏后位置的李狂。
李狂心中冷笑,他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他同样一步踏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末将李狂,亦请为先锋!”
他此话一出,不少文官都微微蹙眉。侯君集更是直接转过身,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与一丝轻蔑:“李将军勇气可嘉!然,先锋非比寻常,需临机决断,经验老到。你虽在殿前击败过突厥王子,但那毕竟是单打独斗。统领大军,与突厥精锐骑兵野战,非同小可!你年纪太轻,恐难当此重任,若是误了战机,挫动我军锐气,谁能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