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诗会争锋,吐槽夺魁(2/2)
要问哪朵是真心?哪朵只是装模样?
且等秋风扫落叶,再看谁在梗上强!”
【叮!即兴创作“泥鳅王八螃蟹”版吐槽诗,映射诗会众生相及朝堂乱局,能量+25!】
【当前能量:1972\/100!】
诗声落下,满场死寂!
这……这叫什么诗?泥鳅?王八?螃蟹?这比喻……粗俗!太粗俗了!可细细一品,那“花开红艳艳”似在暗指阿谀奉承之辈,“水底下不声张”或指真正有才德却不得志者,“蜻蜓蝴蝶”像极了争名逐利之徒,“王八螃蟹掐架”更是直指朝堂权贵争斗!最后两句,更是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嘲讽和预言!
这诗毫无传统诗词的格律之美,却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撕开了风雅聚会的遮羞布,露出了底下赤裸裸的现实!
不少人的脸色变得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刚才极力吹捧杨修、或者自身就有攀附之嫌的人,更是面红耳赤,坐立不安。
杨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想看刘辟出丑,没想到对方竟抛出这么一首“怪诗”,看似粗鄙,却犀利无比,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蔡邕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忍不住抚掌赞叹:“妙!妙极!看似粗野,实则大巧若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此诗……此诗可谓‘解构’之力十足!”他竟用了个自己刚领悟的新词。
卢植也捻须微笑,看向刘辟的目光充满惊奇与赞赏。刘备则是松了口气,随即又觉得贤弟这诗……攻击范围是不是太广了点?
杨彪脸色有些不好看,这诗把他精心营造的风雅氛围全破坏了。但他身为东道,又不能发作,只得干笑两声:“呃……刘小友此诗,倒也……别致。”
刘辟笑嘻嘻地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杨修身上:“杨公子,你觉得我这‘泥鳅王八体’,比你那‘朱门斗侈风’,如何?是不是更接地气一点?”
杨修气得脸色发白,哼了一声,强自镇定道:“俚俗之语,难登大雅之堂!诗者,当言志抒情,陶冶性情,岂能如市井俚语般辱骂泄愤?”
“哎,杨公子此言差矣!”刘辟立刻反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只要是真情实感,管它是雅是俗?孔子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呢!有些人诗写得花团锦簇,肚子里却尽是机心算计,那才叫真正的‘辱没斯文’!我这诗,虽然糙了点,但保证原汁原味,不含任何虚伪添加剂!童叟无欺!”
【叮!引经据典反击杨修,扞卫“吐槽诗”的合理性,能量+15!】
【当前能量:1987\/100!】
“你!”杨修被噎得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许久未出声的蔡邕忽然道:“老夫以为,诗文之道,贵在真性情,贵在有益于世道人心。刘小友此诗,虽不拘格律,然其洞察之深,讽喻之切,远胜许多无病呻吟之作。今日诗会,若论立意之新,警醒之力,当推此诗为魁首!”
此言一出,满座再次哗然!蔡邕乃文坛泰斗,他竟公开力挺刘辟这首“泥鳅王八诗”!
卢植也微微颔首:“伯喈公所言极是。玄德,你这位贤弟,确有非常之才。”
连杨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尴尬地附和两句。
杨修见状,心知今日已难挽回颜面,重重哼了一声,拂袖退到一旁,看向刘辟的眼神充满了怨毒与忌惮。
经蔡邕这一定调,诗会的气氛彻底变了。虽然仍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但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刘辟和他的“吐槽诗”。一些年轻气盛的士子,甚至觉得这种风格痛快淋漓,暗中叫好。
刘辟得意洋洋地坐下,心里美滋滋:“搞定!文化人战场,照样通杀!吐槽能量,满载而归……嗯?”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体内澎湃的能量流微微一滞,仿佛被什么东西无形中吸走了一小部分,原本接近满溢的能量值,竟隐约下降了少许。
【警告!过度高频使用“吐槽共鸣”能力,且引发强烈负面情绪(如杨修的怨念),导致部分能量逸散或被抵消。当前能量:1980\/100!】
“卧槽?还有这设定?”刘辟心里一惊,“合着不光赚能量,还会因为拉仇恨太猛而掉能量?这算能量守恒定律吗?差评!”
【叮!吐槽系统能量损耗规则,能量+1!】
【当前能量:1981\/100!(损耗后略有回升)】
虽然只是微量损耗,但给刘辟提了个醒:吐槽虽爽,但不能毫无节制,尤其要注意化解因此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否则可能入不敷出。
诗会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刘辟的“泥鳅王八诗”和蔡邕的力挺,成了最大话题。刘辟“吐槽诗人”的名号,算是彻底在洛阳文化圈打响了,albeitaveryntroversialway.
回府路上,刘备心有余悸:“贤弟,你今日可是将杨德祖得罪狠了。”
刘辟浑不在意:“大哥,杨修那种聪明外露、心胸狭窄的,得罪不得罪,他都会找茬。不如先下手为强,让他知道咱不是好惹的。你看,蔡先生多支持咱们!这波不亏!就是以后吐槽得注意点‘能耗’了……”
【叮!总结诗会得失,并意识到能量管理重要性,能量+3!】
【当前能量:1984\/100!】
洛阳诗坛的风向,因刘辟这一通乱入,悄然改变。而刘辟也明白,他的吐槽之路,需要更加精打细算,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洛阳城中,走得更远。接下来的“董卓进京”,才是真正考验能量运用的大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