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朱:苏白,回京当副部长吧!(1/2)
工坊内瞬间一静。
朱标舀火药的手停在了半空,惊讶地看向朱元璋,随即眼中发出巨大的惊喜!
苏白也愣住了。
老朱这是硬想把自己和这火药彻底绑在朝廷的战车上啊!
看着朱元璋那深邃、不容置辩的目光,苏白知道,这根本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复杂情绪,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臣……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投向作坊外渐渐昏暗的天色。
“今日收获颇丰,标儿,可看明白了?”
朱标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伙,恭敬回答。
“回父皇,儿臣受益匪浅!只是……只是其中精妙之处,恐怕还需时日细细揣摩实践。”
“嗯。”
朱元璋不再多说,转身朝作坊外走去。
“天色已晚,苏白,明日开始,全力督造。”
“太子,你也多来学学。”
“儿臣遵旨!”
“臣遵旨!”
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马皇后对苏白温和地笑了笑,也跟了上去。
工坊里只剩下苏白和朱标,以及几个大气不敢出的工匠。
朱标兴奋地搓了搓手,看着苏白,眼神热切。
“苏侍郎!日后同在工部,还请多多指教啊!”他连称呼都提前改了。
苏白看着这位年轻的太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挤出一个笑容。
“殿下言重了。今日所学,殿下可还有疑问?”
朱标立刻指着那桶混合好的粉末。
“有!苏侍郎,方才你说这混合均匀后,要立刻封装,避免受潮。那在战场上,若遇风雨天气,该如何保存?还有这引线……”
看着朱标那副急于求知的认真模样,苏白心里叹了口气。
他打起精神,指着引线开始详细解释。
“殿下请看,这引线浸泡的硝水浓度极为关键……”
“引线浸泡的硝水,需三蒸三晒,浓度低了燃速不稳,高了又易自燃。”
苏白指尖捻着半截未燃尽的引线,黑灰簌簌落下。
“雨天?陶罐口必须用蜡封死,引线外露部分得套油纸筒,否则……”
他摇摇头,未尽之意不言而喻。
朱标听得入神,下意识追问。
“那万一敌军识破,以水泼之……”
“所以此物……”
苏白打断他,声音沉了几分。
“只是奇兵,非堂堂正战之道,真正的胜负手,在人,在势,在堂堂之阵,雷霆之威。”
朱标若有所思,喃喃。
“奇正相合,方是王道……”
县衙后堂,烛火被刻意压暗。
朱元璋负手立在窗前,身形融进浓稠的夜色里,只有案上那枚粗粝未打磨的水泥块反射着微弱的光。
马皇后坐在一旁,手里针线未停,缝补一件旧衣。
“都安排妥了?”
朱元璋没回头,声音像浸了寒霜的铁块。
角落里,一个几乎与阴影同化的身影微微躬身。
“是,李十七,锦衣卫暗桩,根底干净,身手利落。”
“明日便会以匠户身份,拨入苏白工坊。”
“每一道工序,每一笔进出,皆在他眼中。”
“嗯。”
朱元璋鼻腔里哼出一个音节,辨不出情绪。
他转过身,昏黄的烛光勾勒出他半边冷硬的轮廓。
“那小子……今日表现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