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朝堂再起风云(1/2)
苏白的弹劾奏章并未直接呈递御前,而是依照程序,先送至通政司。
这份措辞严谨、证据详实的奏章,尚未到达皇帝案头,其内容已在通政司和部分消息灵通的官员间悄然传开。
弹劾的对象直指昌盛行及其背后势力。
奏章列举了其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贿赂官员、并与京城钱庄及宫内太监钱福往来密切等多项罪状。
奏章附上了部分暗账副本和证人口供摘要。
奏章最后,苏白并未直接要求处置哪位勋贵或太监。
他恳请陛下下旨,彻查昌盛行所有不法行径,追究相关官吏责任,并查清其庞大资金来源,以正国法,安民心。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许多官员没想到,苏白在扳倒永平侯、迫使詹徽去职后,竟又将矛头指向与宫廷关系密切的商号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
司礼监随堂太监钱福闻讯,又惊又怒。
他急忙设法打探皇帝口风。
他再次试图通过关系向苏白施压。
苏白闭门谢客,对所有说情者不予理会。
这日大朝,气氛格外凝重。
朱元璋高坐龙椅,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当值太监唱喏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后,苏白手持笏板,稳步出班。
“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苏白,有本奏。”
苏白声音清朗,话语回荡在奉天殿内。
“讲。”
朱元璋语气平淡,目光落在苏白身上。
苏白并未直接宣读那份已送达的弹劾奏章内容。
他就昌盛行引发的江宁民变及各地类似纠纷,阐述了土地兼并、商贾横行对民生及国家稳定的危害。
他引经据典,结合目前掌握的情况,指出若不加以遏制,恐导致大量农民失地,流民增加,动摇国本。
“陛下,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有豪商巨贾,仗势欺民,强购田产,地方官府或慑于其势,或与之勾结,致使民怨沸腾,甚而激起变乱。”
“此风断不可长!臣恳请陛下明示,严查此类祸民之举,惩处不法,以儆效尤,保我大明根基稳固!”
苏白这番话,立于国策民生高度,并未具体点名,但满朝文武皆知其所指。
朱元璋静静听完,目光扫过下方众臣,最后落在苏白身上。
“苏白所言,关乎国本,非小事也。咱大明立国,靠的就是百姓安稳,田亩不失。传旨!”
殿内顿时一片肃静。
“着都察院、刑部、户部,会同审理昌盛行一案,务必将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贿赂官吏等情,查个水落石出!”
“涉案官吏,无论品级,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其背后资金往来,亦需追查清楚!”
这道旨意,明确了彻查的态度,并将审理权交给了三法司。
既显示了皇帝的重视,也遵循了司法程序,未因苏白弹劾而直接定罪。
“臣等遵旨!”
苏白及刑部、户部尚书齐齐出列,躬身领旨。
钱福站在御阶之下,脸色微变,但不敢有丝毫表露。
退朝后,苏白立刻回到都察院。
他召集相关御史及属官。
刑部、户部派来的官员也准时抵达。
众人会商查案事宜。
苏白主动提出分工方案。
都察院主要负责核查各地昌盛行的不法事实及官员受贿情节。
刑部负责刑案部分,审理命案及定罪量刑。
户部则重点清查其账目及土地交易情况。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此案关系重大,牵连甚广,望诸位同僚秉公执法,通力协作,务必查明真相,给陛下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苏白作为发起者和都察院代表,主持会议,态度不卑不亢。
刑部侍郎和户部侍郎见他安排得当,并无揽权之意,也都表示会尽力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