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13章 红颜砺剑

第13章 红颜砺剑(2/2)

目录

柳蓁蓁浅浅一笑:“流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利惠。赵郎君可加大犒赏力度,对首批勇于尝试新法、且表现优异的漕工,给予额外钱米赏赐,并公开表彰,使其成为活生生的榜样。同时,严查谣言来源,抓出一两个煽惑人心的宵小,以儆效尤。至于物证……”她略顿一顿,“唯有防患于未然。请赵郎君选派绝对可靠之人,日夜紧盯漕船检修、粮食装卸、仓库防火等关键环节,尤其是郑家可能插手之处,不容半分疏漏。”

(历史上,如明代高拱推行漕运改革时,也曾遭遇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阻挠,其手段包括散布谣言、制造事端等。)

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赵五当即依计而行。他从有限的公廨钱中挤出部分,重赏率先完成分段转运的漕工,并请柳蓁蓁以别驾千金的名义,亲自将赏钱和布帛送到漕工家中。这一举动,既彰显了官府的诚意,更借柳家的声望,给漕工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柳蓁蓁毫无架子,与漕工家眷攀谈,关切其疾苦,顿时赢得了底层民众的好感与信任。

果然,不出柳蓁蓁所料,几天后,市井间开始流传“新法耗资巨大,县府库银将空,日后必加赋税”的谣言。赵五早已准备,立刻揪出两个受郑家指使、在酒肆散播谣言的闲汉,当众杖责,并张贴告示辟谣,言明新法所费皆从节省旧漕运损耗中来,绝不会增加百姓负担。此举迅速稳定了人心。

然而,郑家的后手更为阴险。这夜,负责值守新设中转仓的老仓督匆匆来报,称发现仓廪角落有火油痕迹,且有引火之物被遗弃在周围。若非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赵五惊怒之余,深感柳蓁蓁料事如神。他不动声色,暗中布下陷阱,故意放松某处仓库的看守,引蛇出洞。

三日后子夜,一条黑影果然悄然潜入目标仓库,正欲泼洒火油时,被伏击的弓手当场擒获。审讯之下,那人熬不过刑,供出指使者正是郑家的一名外府管事。

人赃并获!

赵五手握这份供词,心中大定。他并未立即发作,而是将供词密封,连同郑家漕运弊端的诸多证据,一并呈送柳别驾转交崔刺史。这份奏报,不仅详述漕运新策的初步成效,更直指郑家“因私废公,蓄意破坏漕运,危及社稷粮秣”。

铁证如山,加之漕运新策确已显现成效,阻塞的漕路已通,效率提升有目共睹,崔刺史的态度终于彻底转变。他亲自批示,严查郑家不法,并正式行文,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冯翊漕运新法。郑家遭受重创,气焰顿时萎靡。

经此一役,赵五在冯翊县的威信达到顶峰。而柳蓁蓁的身影,也愈发深刻地印在他的心中。两人时常在衙内书房商议公务,一个纵论时局,一个细察民情,竟配合得丝丝入扣。有时谈及深夜,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时而凝重、时而会心的面庞,一种超越寻常知己的情愫,在无声中悄然滋长。

这日晚饭后,柳蓁蓁拿出一卷她亲手抄录的《漕运河渠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沿途险滩、码头、村镇,甚至还有她对漕工换防、货物调配的一些设想。赵五展开图卷,只见笔法精细,标注详实,足见用心之深。

“小姐大才,五……感激不尽。”赵五望着灯下女子清丽的侧颜,心中暖流涌动,话语竟有些哽咽。

柳蓁蓁抬眼看他,眸中似有星光闪烁:“赵郎君志在黎庶,蓁蓁不过略尽绵力。”她微微垂首,声音轻柔却坚定,“但愿此图,能助郎君疏通漕运,亦疏通这世间的不平之气。”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洒满庭院。冯翊县的夜,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宁。但赵五知道,郑家虽暂受挫,根基未动,朝廷风云变幻,前路依然漫长。然而,此刻有红颜知己并肩,有心中信念指引,他只觉得手中那支笔,前所未有的沉甸,也前所未有的有力。

(第十三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