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21章 墨舞惊风

第21章 墨舞惊风(1/2)

目录

第二十一章墨舞惊风

夜色如墨,秘书省藏书阁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明灭不定。

赵五指尖抚过那份意外得来的残卷,柳蓁蓁临摹的笔锋悬于纸上,两人目光交汇处,皆是一片惊涛骇浪。

这薄薄几页纸,竟是能将郑家乃至朝堂掀个底朝天的惊雷。

秘书省藏书阁内,灯火阑珊。赵五与柳蓁蓁对坐于僻静一角,案上铺开的,正是那卷从书架深处偶然寻得的无名残卷。柳蓁蓁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与精湛的摹写技艺,已将其内容悉数誊录于新纸之上。烛光摇曳,映照着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字句:

“贞元十五年,漕船七艘,载粟米三万石,报称洛口段遇风浪沉没……实则暗渡陈仓,粮入郑氏私仓,转而高价售于边军。”

“十六年,以‘修缮漕渠’之名,虚报工料钱帛巨万,三成入漕司主事囊中,七成上贡京兆郑氏宅。”

“另有‘暗股’于扬州盐场、洛阳车马行,岁入不可胜计,皆由郑氏嫡系‘白手套’出面操持,账册另藏他处……”

字迹潦草,记录断续,但时间、地点、人物、手段却依稀可辨。这绝非寻常的贪墨记录,而是系统性、长期性的监守自盗,甚至可能涉及边军粮饷这等动摇国本的大事!若此卷为真,郑家之罪,罄竹难书。

“洛口仓……暗股……”赵五喃喃低语,心中波澜万丈。他想起前世所读史书,中唐以后漕运积弊甚深,却未曾想其黑幕如此具体而微,且与一个家族的利益捆绑得如此紧密。“这残卷若公之于众,恐非但扳不倒郑家,反会引来杀身之祸。须有铁证,方能一击致命。”

柳蓁蓁放下笔,眉宇间凝着与她年龄不符的沉稳:“赵郎所言极是。此卷来历不明,笔迹陌生,即便内容惊心,却难以为凭,反易被指为构陷。且其中提及‘账册另藏他处’,这关键物证,才是重中之重。”她指尖轻点“扬州盐场”与“洛阳车马行”几字,“郑家势力盘根错节,欲查此二处,无异于虎口拔牙,需从长计议,寻得稳妥之人与契机。”

(唐代漕运贪腐案件往往牵连甚广,调查过程需极为谨慎,人证物证的获取尤为关键。)

正当两人凝神思索破局之策时,阁外走廊传来一阵急促而轻微的脚步声。李泌的身影悄然出现,他面色凝重,示意二人噤声,随即低声道:“方才得知消息,郑家似已察觉藏书阁内有异动。今日午后,有郑氏门下清客借故入阁‘观书’,虽未接近此区,但其行迹可疑。此地不宜久留,二位需速离。”

赵五与柳蓁蓁心中俱是一凛。郑家的耳目竟如此灵通!看来这秘书省也非绝对安全之地。

“李校书,此卷……”赵五指着案上残卷,面露询问。

李泌目光扫过誊录的内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快得让人难以捕捉。“此卷之事,我亦未曾预料。然其现世,恐已惊动暗处蛇虫。”他沉吟片刻,决然道:“原卷需放归原处,以免打草惊蛇。誊录之本,赵县尉需妥善保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示于人。眼下,有一事或可成为突破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