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35章 暗渠迷踪

第35章 暗渠迷踪(1/2)

目录

第三十五章暗渠迷踪

洛水溃堤处浊浪翻滚,赵五指节深深插入堤土,指尖触到一丝冰凉的金属锐角——这绝非自然垮塌应有的断面。

对岸柳林中,慕容芷的马队悄然散开成扇形,截住了几名正欲遁走的漕丁。

而柳蓁蓁的密信此刻抵达,仅八字:“长安流言,指向东宫。”

洛水溃决的汴口段,一片狼藉。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断木、碎石奔涌而下,原本坚固的新堤被撕开一道近三十丈的豁口,溃堤处土石松垮,边缘参差不齐。下游的低洼民田已成汪洋,所幸赵五此前坚持的疏散令执行及时,沿岸村落人畜已迁至高阜,未酿成更大惨剧。

赵五身着便于行动的窄袖胡服,靴裤上溅满泥点,他屏退左右随从,独自立于溃口边缘。风雨虽歇,但水汽弥漫,脚下泥土湿滑不堪。他蹲下身,不顾危险,探出半截身子,手指深深插入堤坝的断裂面,仔细触摸、辨析着土层的质感与结构。触感先是潮湿粘稠的泥土,但继续深入数寸后,指尖却猛地碰到几处异常坚硬、带有棱角的异物!他心中一震,小心翼翼地抠挖,竟取出了几块棱角分明、大小不一的青石碎块,以及一片边缘锐利、似被巨力撕裂的薄铁片!

“这绝非寻常洪涝所能致……”赵五眉头紧锁,心中寒意骤起。新堤夯土应均匀密实,怎会混杂如此多未处理棱角的碎石?那铁片更是蹊跷,似某种工具或构件的残骸。他立刻联想到慕容芷此前提供的线索——“永丰号”曾大量采购劣质石料和废旧铁器。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有人在新堤修筑时,便埋下了隐患!

就在这时,对岸柳林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与短促的呼喝!只见慕容芷一身利落骑装,率领十余骑慕容家精干护卫,如旋风般冲出,瞬间将几名正在溃口下游鬼鬼祟祟测量水深、形迹可疑的“漕丁”围住。那几人见势不妙,欲夺路而逃,但慕容家的人身手矫健,几下便将他们制服。

“赵监丞!”慕容芷策马至河岸相对狭窄处,扬声道,“小妹依约前来!这几人并非寻常漕丁,他们身上搜出了永丰号的私契和一笔来路不明的银钱!”她扬了扬手中几页湿漉漉的纸笺。

赵五心中豁亮,高声道:“有劳慕容娘子!且将人证物证看管好!”他立刻吩咐随行的可靠衙役,涉水过河(溃口处水流稍缓),将人犯与证物接过。初步审讯,那几人熬不过刑,很快招认是受永丰号一名管事指使,前来勘察溃口情况,并伺机散布‘新堤质量低劣,不堪一击’的谣言。

人赃并获!永丰号与溃决事件脱不了干系!

然而,就在赵五准备顺藤摸瓜,深挖永丰号之际,柳蓁蓁的飞鸽传书到了。信中内容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郎君万安。长安骤起流言,谓洛水之溃,非天灾,实乃人祸,暗指郎君急功近利,督工不力,乃至酿此大祸。更险者,流言隐隐牵涉东宫属官,谓其或与郎君过往从密,有结党营私、共分漕利之嫌。此计毒甚,意在一石二鸟,既毁郎君清誉,亦动摇国本。妾已请父亲暗中查探流言源头,似与郑氏余党及宫中某些内侍有关。万望郎君速决洛水事,携铁证返京,迟则生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