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浊浪袭漕(2/2)
“赵监丞勿怪小女子冒昧。”苏琬神色凝重,眼中带着一丝决然,“此事关乎家父清誉,亦关乎漕运大局,妾不得不行此下策。”她取出一份残破的账册残页,递给赵五,“这是家父昨日整理故纸堆时偶然发现,夹在前朝《水部式》旧本中。似是与当前漕案有关,妾……不敢擅留。”
赵五接过残页,只看一眼,便心中巨震!这竟是一份永丰号与某位“朝中显要”秘密资金往来的记录副本,时间、数额、经手人一清二楚,而那位“显要”的代号,赫然是“南山”!更令人心惊的是,残页边缘有一行小字批注:“事若不成,则弃车保帅,一切推予赵五。”
“南山……”赵五喃喃道,脑中飞速闪过朝中几位重臣的别号或籍贯。此代号所指之人,地位定然极高!苏琬此举,无异于背叛家族可能依附的势力,将自身置于险境。
“苏娘子……为何助我?”赵五凝视着她。
苏琬垂下眼帘,轻声道:“妾读圣贤书,知天下大义。漕运乃国脉,岂容蠹虫啃噬?家父……或有一时糊涂,然妾不能见大厦将倾而无动于衷。”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坚定,“赵监丞,望你……肃清奸佞,护我大唐漕运安康。”言罢,她重新蒙上面纱,匆匆离去。
赵五手握这份足以扭转乾坤的铁证,心中百感交集。苏琬的深明大义,让他看到了士林清流中未泯的良知。
带着残页,赵五连夜拜会了李泌。李泌仔细查验后,沉吟道:“‘南山’……若某所料不差,恐指那位以‘终南捷径’自诩的宰相亲信。此事牵涉之深,已非都水监可独力应对。”他当即修书一封,密奏皇帝,建议成立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组成的“三司推事”,彻查此案。
皇帝闻奏,勃然大怒,即刻准奏。三司推事迅速成立,凭借赵五提供的线索和苏琬冒险送来的残页,雷厉风行地控制了渭南仓主簿、沉船船主及数名涉案吏员。严刑之下,突破口很快打开,一条由郑氏余党操控、贯穿漕运各个环节的贪腐链条逐渐浮出水面,甚至牵扯出几位户部、工部的中层官员。
然而,就在案件即将触及核心——“南山”之时,所有线索却突然中断。关键证人要么暴毙狱中,要么翻供,账册原件不翼而飞。显然,对手启动了“弃车保帅”的计划,断尾求生。
最终,三司推事结案,郑元礼等数名郑氏核心成员被定为罪首,抄家流放;渭南仓主簿等一批胥吏被处斩;漕运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但那位代号“南山”的幕后黑手,却安然无恙,依旧活跃于朝堂。
这场漕渠暗流的较量,赵五凭借各方的助力,尤其是苏琬的关键之举,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沉重打击了郑氏势力,为新政推行扫清了障碍。但他深知,真正的巨鳄仍潜藏在水底,危机远未解除。
事后,赵五特意备了一份厚礼,托人秘密送至苏府,感谢苏琬的“赠书之谊”,信中只字未提案情,只言“感佩娘子高义,他日必当登门拜谢”。苏琬亦回赠一盆兰花,寓意“君子之交”。两人心照不宣,一种超越世俗理解的默契与敬重在无声中建立。
而随着郑家的倒台,赵五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漕运新法的推行也进入了快车道。但当他望着窗外绵绵秋雨时,心中清楚——与“南山”的最终对决,或许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另一种形式爆发。盛唐的漕渠,表面波澜渐息,实则暗流依旧汹涌。
(第三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