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山雨欲来(2/2)
一条又一条或明显或隐蔽的疑点被迅速揪出。仓曹参军的脸色越来越白,身体已经开始发抖。元载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有惊讶,有欣赏,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场内的气氛越来越凝重。偏将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账册乱跳:“好啊!好一个永丰仓!硕鼠横行,竟至如斯!竟敢勾结叛军,倒卖军资?!”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驿卒浑身是雪,滚鞍下马,手持一封插着红色羽毛的紧急文书,直奔偏将:“将军!长安急报!”
偏将一把夺过文书,拆开一看,脸色骤变,猛地抬头看向元载,眼神惊疑不定。
元载缓缓放下茶杯,淡淡道:“何事惊慌?”
偏将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干涩:“京兆尹…京兆尹郑叔清被革职下狱!罪名是…勾结漕司,贪墨军粮,暗通叛军!”
此言一出,如同晴天霹雳!仓曹参军直接瘫软在地。周围所有官吏差役无不色变。
赵五的心脏也是猛地一缩。郑叔清?这可是长安城内的实权人物,真正的朝廷大员!竟然就这么倒了?而且罪名…贪墨军粮,暗通叛军?!这分明是与永丰仓的案子、与潼关的危局直接挂钩!
是李辅国、张皇后动手了?铲除异己?还是…事情败露,断尾求生?
元载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波澜,但很快平息。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袍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意味:“王帅清点仓廪,正当其时。如今看来,潼关军资短缺,并非空穴来风。此事牵涉甚广,恐非一仓曹所能为之。偏将大人,依你看,是否应立即封锁永丰仓,所有涉案人员一律羁押,详加审讯?同时,飞报长安,请朝廷派员彻查?毕竟,涉及京兆尹…已非边军可独断。”
他这话,看似秉公处理,实则狠辣无比。一方面坐实了永丰仓的问题,将王思礼的注意力牢牢吸在此处;另一方面,巧妙地将球踢回给了长安,暗示此事背后水太深,边军不宜深究,正好给了王思礼拖延执行调兵旨意的绝佳理由!同时,也将他元载自己从可能存在的责任中摘了出去,甚至俨然成了揭发问题的功臣。
那偏将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脸色变幻数次,最终重重点头:“元郎中所言极是!末将这便回禀王帅,封锁永丰仓,严加看管!一应账册物证,也请郎中代为整理封存,以备上报朝廷!”
一场突如其来的仓廪核查,瞬间演变成震惊朝野的贪腐大案,并直接与长安高层的政治斗争挂钩。
元载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瘫软如泥的仓曹参军,最后落在依旧跪坐在矮几旁、低眉顺目的赵五身上。
“赵安。”
“小人在。”
“这些账册,由你负责初步整理、归类、标注疑点。可能胜任?”元载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赵五心头雪亮,这是要将他彻底绑上这辆战车,让他成为捅破这惊天黑幕的“刀”,同时也将他置于风口浪尖,成为各方目光的焦点。
但他已无路可退。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小人…定当尽力。”
寒风卷过仓场,扬起地上的雪沫和灰尘。永丰仓的巨大仓廪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投下沉重的阴影,仿佛一头沉默的巨兽,吞噬了无数秘密,也即将引爆一场席卷朝堂的惊雷。
而赵五知道,他这把“刀”,已经出鞘,再无收回的可能。
(第六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