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87章 血鉴惊东宫

第87章 血鉴惊东宫(1/2)

目录

第八十七章血鉴惊东宫

签押房内,灯火摇曳,将赵五血迹斑斑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晃动如同风中残烛。那紫袍御史官员的目光如两道实质的冷电,死死锁住他,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威压与死寂。

赵五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迎着那足以洞穿人心的审视,将那句石破天惊的控诉,一字一句,清晰地重复了一遍:“此符,乃颜公亲授!此印,乃血海深冤之证!下官…要状告当朝兵部尚书、内侍监李辅国,户部郎中元载,结党营私,通敌叛国,构陷忠良,动摇国本!”

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他残存的所有力气,带着血泪的腥气,砸在寂静的空气里。

那紫袍官员——御史中丞崔寓,颜真卿的同年好友,一位以刚直着称、却因李辅国打压而久居闲职的清流领袖——瞳孔剧烈收缩,持卷的手微微颤抖。他不是没有听到风声,不是没有怀疑,但当这惊天指控从一个遍体鳞伤、濒临死亡的囚犯口中如此决绝地喊出时,所带来的冲击依旧远超想象。

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赵五面前,压低声音,语气急促而凝重:“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指控当朝宰相与内相,若无铁证,便是诛九族之罪!”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枚铜符和染血的草纸,“颜清臣现在何处?这铜符…这残印…究竟怎么回事?!”

赵五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鲜血,但他眼神中的火焰却未曾熄灭:“颜公…颜公仍在同州,处境…恐亦艰难!此符乃颜公赠我,命我携…携苏司业血书及元载篡改笔迹之铁证,北上求见李光弼元帅…揭露奸谋!”他艰难地抬起被镣铐磨得血肉模糊的手腕,指向那草纸,“此印…是晚生…晚生拼死留下的暗记…仿…仿颜公符上云雷纹…只为…只为求一线生机…盼…盼有清正之士能见之…”

崔寓立刻拿起那枚真正的铜符,与草纸上的刻痕仔细比对。越是比对,他脸色越是苍白,呼吸越是急促!那云雷纹的细节、转折的力道、甚至那种独属于颜真卿笔力的神韵…绝非寻常人能模仿!这残印,绝非偶然!

“苏司业血书何在?!元载篡改笔迹的证据何在?!”崔寓急声追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血书…血书副本…被…被元载搜去了…”赵五眼中闪过极致痛楚,“但…但晚生…晚生记得其中关要…元载逼迫晚生模仿李邕公笔迹…其府中…其府中藏有大量篡改过的北海公真迹…意图…意图构陷…永丰仓账目…甲字仓丙字仓…精炭调拨…龙武军械司…皆…皆有其手脚…还有…还有骊山…”他气息越来越弱,断断续续,却竭力将最关键的信息吐出。

每一个词,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崔寓心上。这些线索,与他暗中调查的一些疑点隐隐吻合!他原本只以为是漕运积弊,从未想过竟牵扯如此之深、如此之恶!

“你…你为何不早将这些呈报?!”崔寓又急又怒。

赵五惨然一笑,泪水混着血滑落:“晚生…试过…潼关行辕…崔器与元载乃一丘之貉…同州…王承嗣将军欲助我…却遭…却遭阉党反噬…拓拔将军…为护我…已殉国…太原…太原监军亦被其掌控…晚生…晚生还能信谁?!若非…若非大人见这残印…晚生…已是一具枯骨…”

崔寓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一步,扶住案几才稳住身形。他脸色惨白,额头渗出细密冷汗。赵五的每一句话,都勾勒出一张庞大而黑暗的网,一张由李辅国、元载编织,笼罩了整个朝堂、军队甚至司法系统的巨网!而他自己,险些也成为网中无知无觉的鱼虾!

恐惧与愤怒交织在他心中。他知道,自己此刻已站在了悬崖边上。信了赵五,便意味着要与权倾朝野的李辅国、元载正面为敌,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甚至累及家族。不信…若赵五所言为真,那便是坐视国贼祸国,良心何安?!

就在他心神激荡、难以决断之际,签押房的屏风之后,忽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咳嗽声。

崔寓浑身猛地一僵,脸上瞬间褪尽血色,眼中闪过极度惊骇与敬畏交织的神情。他猛地转身,对着屏风方向,躬身垂首,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赵五也愣住了,艰难地望向屏风。

只见屏风后,转出一人。身着杏黄常服,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与疲惫,眼神却沉静深邃,不怒自威。虽衣着简素,但那通身的气度与久居上位的威仪,却瞬间盖过了堂中所有人。

崔寓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臣…臣不知殿下驾临,死罪!”

殿下?!赵五脑中轰然巨响!当朝能令御史中丞如此惶恐称殿下的,唯有…唯有太子李豫?!他…他竟然亲自到了这诏狱签押房?!

李豫微微抬手,示意崔寓起身,目光却落在瘫倒在地、震惊无比的赵五身上。他的眼神平静,却仿佛能看透人心最深处的隐秘。

“你便是赵五?”太子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压,“颜清臣、苏子瞻,皆托付于你?”

赵五挣扎着想行礼,却无力动弹,只能嘶声道:“草民…草民赵五…叩见…叩见太子殿下…颜公、苏公…以死相托…草民…万死…未能保全…”

李豫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扫过他遍体的伤痕和那双因执念而依旧灼灼的眼睛,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孤,已看过苏瞻的血书抄本。”

赵五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太子…太子竟然已经看到了?!

李豫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绢帛,展开,正是苏瞻那血迹斑斑的绝笔!他眼神沉痛地看着上面的字迹:“子瞻(苏瞻字)以血明志,字字泣血…孤,岂能无动于衷?”

他抬起眼,看向赵五,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决绝的寒意:“然,李辅国、元载,把持宫禁,勾结藩镇,党羽遍布朝野。若无万全之策,雷霆一击,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孤,不得不慎。”

赵五瞬间明白了!太子早已洞察奸谋,却一直在隐忍,在等待!等待一个足以一击致命的时机!而自己的出现,自己拼死带来的线索,或许…正是那最后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