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96章 归航

第196章 归航(1/2)

目录

第一百九十六章归航

通讯中断的第八分钟。

那短暂恢复的两秒画面,如同强心剂注入了指挥中心每个人的心中。虽然画面旋即被雪花吞没,但顾锦城那双疲惫却坚毅的眼睛,清晰地烙印在宋墨涵的脑海里,驱散了她心中因未知而滋生的部分阴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甸甸的、具象化的担忧。

“分析结果出来了!”陈明的声音带着兴奋的颤音,“根据那两秒影像里掠过的墙体特征和地面破损模式,结合他们生命信号移动轨迹,可以基本确定,‘幽灵’小队已经穿过b-7区,进入了毗邻的c-2废弃管道综合区!那里的结构复杂,金属管道和混凝土掩体众多,对信号屏蔽有一定削弱作用,同时也可能干扰气溶胶的快速弥漫!”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好消息!宋墨涵立刻捕捉到了希望:“c-2区?我记得旧地图显示,那里有一个废弃的地下应急避难所入口,如果结构完好,可以作为临时洗消和避险点!”

“没错!”高建国迅速调出c-2区的结构图,指着其中一个标记点,“这里!避难所标准配置应有过滤通风系统和应急物资!如果他们能找到并进入那里,就能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

“立刻将避难所的可能坐标和结构图,通过最高优先级生命信号数据流尝试编码发送!”宋墨涵果断下令,“哪怕只能传递过去一个模糊的方位提示,也可能改变他们的处境!”

“明白!我尝试用体征数据包承载坐标信息,进行重复广播!”林逸飞眼中燃起斗志,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密集的声响。这位新任技术官在巨大的压力下,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指挥中心的气氛不再像之前那样凝固得令人窒息,希望的微光让所有人的行动都注入了更强的目的性。

宋墨涵的目光重新落回主屏幕的数据上。顾锦城的心率维持在105-110次\/分之间,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4%,这表明他们可能已经暂时脱离了气溶胶浓度最高的核心区域,或者防护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他的体温依旧顽固地停留在37.4c,甚至微微上扬到37.5c。这持续的低烧像一根刺,扎在宋墨涵的心头。

“医疗组,准备广谱抗炎药物和针对神经毒素的解毒剂缓冲液,一旦连接稳定或他们抵达安全点,立刻指导他们使用。”宋墨涵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深处为那个男人牵动的弦从未放松。她注意到代表肌电信号的数据依旧显示他右肩三角肌区域存在异常放电,强度甚至略有增加。旧伤在持续折磨着他。

第九分钟。c-2废弃管道综合区。

顾锦城靠在冰冷、布满铁锈的粗大管道后方,剧烈奔跑后的肺部火辣辣地疼。战术面具下的脸庞汗如雨下,右肩旧伤处传来的撕裂痛感一阵阵冲击着他的神经,让他握住枪柄的手指微微痉挛。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队长,信号……好像强了一点点?”身边,负责通讯的队员“灰鼠”压低声音,带着不确定的语气报告。

顾锦城低头看向手腕上的便携终端,屏幕依旧布满杂讯,但代表生命信号接收器的那个特定图标,似乎微弱地、有规律地闪烁了几下,一组不同于往常心律数据的、极其简短的编码一闪而过。他瞳孔微缩,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后方尝试传递信息。

“灰鼠,尝试解码!其他人,警戒四周,注意管道缝隙和上方!”他的声音因疲惫和面具阻隔而有些沙哑,但声令清晰有力。

队员们迅速散开,依托复杂的管道环境构筑简易防线。顾锦城则快速回忆着宋墨涵曾跟他提过的、基于生命信号设备的简易编码规则。那是在一次任务前,她一边帮他检查设备,一边看似随意地提起:“如果万一……通讯完全中断,这个也许能传递最基本的信息。”当时他觉得她过于谨慎,此刻却成了黑暗中唯一的指引。

他集中精神,分辨着那微弱闪烁的规律。几个关键的坐标数字和“避难所”的缩写代码,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右前方,大概三百米,可能有地下避难所!”顾锦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行动!保持队形,注意规避!”

希望点燃了小队成员眼中的火焰。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猎豹,再次悄无声息地移动起来,朝着队长指示的方向潜行。

第十分钟。指挥中心。

“宋医生!顾队长的生命体征信号显示,他们的移动方向出现了明确调整!正在朝着我们发送的避难所坐标区域靠近!”林逸飞激动地汇报,声音因喜悦而拔高。

宋墨涵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柔和了一丝。他收到了信息!他理解了她的提示!

“持续监测!重点关注体温和血氧变化!”她吩咐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这是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是生死边缘的无条件信任。他相信她的判断,正如她坚信他一定能带领队伍抓住这线生机。

就在这时,一直专注于分析顾锦城生理数据的另一位年轻医疗官——苏婉晴,轻声开口:“宋医官,我调取了顾队长旧伤(右肩枪伤)的详细档案。结合他现在持续的肌电异常和低烧,我怀疑可能不仅仅是旧伤复发。当时子弹擦过造成的肌肉组织深部损伤,可能存在微小的异物残留或形成了隐性的炎症灶。在极端体能消耗和潜在毒素应激下,引发了急性炎症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