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创伤应激障碍(2/2)
她将几个电极片贴在顾锦城左腿几个关键的肌群上,连接好仪器。平板上立刻出现了一些微弱跳动的曲线和光点。“您看,即使您感觉左腿完全无法移动,但其实神经仍在尝试发出指令,只是信号太弱太乱,无法有效调动肌肉。这个训练,就是帮助您的大脑重新‘看见’并‘识别’这些微弱的信号,通过反复的意念集中和尝试,像重新学习一门语言一样,逐步加强正确的神经通路,抑制错误的信号。”
林曦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瞬间吸引了宋墨涵的全部注意力。这正是她一直在思考和寻找的,更深入、更精准的干预方式。
“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林曦调整着参数,对顾锦城说,“顾队长,请您现在闭上眼睛,不要试图用力移动腿部,只是全神贯注地去‘想象’——想象您的左脚大拇指,正在非常轻微地向上抬一下。集中所有的意念,只想这一个动作。”
顾锦城依言闭上眼,眉头微蹙,显然在努力执行这个看似简单却极其耗费精神力的指令。病房里一片安静,宋墨涵甚至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呼吸声。
平板屏幕上的曲线依旧杂乱,但忽然,代表左脚拇指伸肌的那条线,极其微弱地、但确实地向上跳动了一下,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提示音。
“有了!”林曦声音带着一丝鼓励,“虽然很弱,但信号出现了!顾队长,您感觉到了吗?那种意念和肌肉之间极其微弱的联系?”
顾锦城猛地睁开眼,看向屏幕,深邃的眼底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震动。他确实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牵动感,不同于之前的剧痛或麻木,那是一种……属于“控制”范畴的感觉,尽管它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我……好像,感觉到一点。”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沙哑。
宋墨涵激动地捂住嘴,眼眶瞬间红了。这小小的信号,比之前任何一次物理上的进步都更让她震撼和充满希望!这证明他的神经通路并未完全断绝,还有重建的可能!
林曦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专业的微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神经重塑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极度耐心的过程,可能会反复,会遇到平台期,但只要有信号,就证明有路可走。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结合传统康复与神经反馈的长期计划,并且……”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宋墨涵,又看向顾锦城,语气变得更为郑重,“需要同步进行心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身体失控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顾队长,您必须学会与您的身体和解,与这段经历共存,而不是一味地对抗它。有时候,‘接受’是更强大的力量。”
林曦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顾锦城内心深处那扇紧闭的门。他一直以来的动力,几乎全部来源于“夺回”、“征服”、“回去”,这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崩溃风险。而“和解”与“接受”,是他从未想过,也从未允许自己触碰的领域。
他沉默着,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林曦,似乎在衡量她话语中的分量。
宋墨涵却瞬间明白了林曦的深意。她握住顾锦城的手,轻声却坚定地说:“锦城,林医生说得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身体也是你的战友,它受了重伤,你需要的是理解它、引导它,而不是把它当作必须消灭的敌人。我们慢慢来,好吗?”
顾锦城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暖和力量,又看了看屏幕上那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信号,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弛。他反手用力握了握宋墨涵的手,然后看向林曦,终于给出了明确的回应:“林医生,后续的治疗方案,麻烦你了。”
这句话,代表着他初步的认可和接纳。
林曦的到来,如同在漫漫长夜中,投下了一缕破晓的微光。她带来的不仅是新的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康复哲学。宋墨涵感到,前方的路虽然依旧布满荆棘,但视野却豁然开朗。她看着身边重新燃起斗志、并且开始尝试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与伤痛共处的顾锦城,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他们的爱情,在这极端的环境下,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陪伴与守护,升华为一种灵魂层面的相互支撑与共同成长。他是她的英雄,而她,连同这位新加入的林医生,正努力成为他重塑生命、重返蓝天的翅膀。新的战友已经就位,更艰巨也更充满希望的战役,才刚刚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