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口碑发酵,何大厨的名声传开了(1/2)
陈家那场宾主尽欢的宴席,像一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比傻柱想象的还要广阔和持久。
有些东西,一旦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便不再是人力可以控制。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轧钢厂食堂。
以前,傻柱这个食堂大班长,在厂里更多是因其“浑不吝”的脾气和与许大茂等人的恩怨而闻名。
普通工人知道他菜做得好,但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毕竟,大锅饭再好吃,也有限度。
但自从技术大比武夺冠,尤其是“何大厨被某位老领导请到家里做宴席,把一帮见过世面的老家伙都镇住了”这类消息,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在厂里流传开后,工友们看傻柱的眼神都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有点本事的刺头”的眼神,而是带着一种对真正“能人”的敬佩和好奇。
“听说了吗?就咱食堂何主任,上周被陈副局长请家里去了!”
“好家伙!陈局那可是出了名的会吃!能让他满意,可不容易!”
“岂止是满意?听说那帮老领导吃完了,愣是没挑出一点毛病!”
“怪不得人家能拿比武第一呢,这是真人不露相啊!”
食堂打饭的时候,偶尔有相熟的工人会半开玩笑地问:“何大师,啥时候也给咱们开开小灶,尝尝您那能让领导都拍案叫绝的手艺呗?”
傻柱通常只是掀掀眼皮,一边熟练地舀菜,一边不咸不淡地回一句:“行啊,自己备好材料,按我的规矩,工钱一分不能少。”
众人便哄笑起来,知道他这规矩硬,也不当真,但心里那份认可,却是实实在在的。
连带着,马华、胖子这些傻柱的徒弟在厂里走路,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变化更大的,是厂领导层对傻柱的态度。
以前,领导们用傻柱,多是公务接待,属于工作范畴。现在,私下里找傻柱帮忙的明显多了起来。
不再是那种带着命令式的口吻,而是多了几分商量的语气,报酬也更加丰厚。
李副厂长甚至亲自找傻柱谈过一次话,话里话外透着拉拢,希望他能“顾全大局”,多帮厂里“维系重要关系”。
傻柱听着,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似笑非笑,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只说:“领导,有啥接待任务,您直接吩咐食堂就行,我保证完成任务。至于私事嘛,还是按我的规矩来,钱货两清,对大家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