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来信(1/2)
葱油面第二版不是第一版的翻版。
孟鸢心里门清:
第一次惊艳靠的是朴素,第二次必须靠细节。
她把面团按得细又均匀,用手指轻轻压弧,一条条拉开。
街坊看得心痒:“娘子这是什么法子?”
孟鸢:“想学?”
“想——”
“没用,你做不出来。”
大家噎住,却一点不恼。
他们知道娘子嘴毒,那就是娘子好的表现。
接下来是葱段。
她将葱白挑出来,切成细丝,堆得像小山。
葱绿单独放一旁,只取三指宽细碎。
两种葱混在一起时,颜色就漂亮,味也更圆。
苏明挑眉:“娘子,你这是打算用葱吊人魂?”
“你以为面自己长味?”
酱汁不说,油也不说。
她就是把步骤做得利索干净,看着就让人想吃。
临安盯着那面,目光里全是紧张的认真。
他不是馋,他是怕嫂嫂做得太好——
别人会来抢。
街坊忍不住想偷吃,有孩子咽口水:“娘子,我能不能吃一小口?考官吃的,我也想尝尝。”
孟鸢一瞪:“你要吃?去书院考个童生回来。”
孩子当场吓得把口水咽回肚子:“……那我还是算了。”
面做好了,她把碗盖住。
临安立刻说:“我帮你拿。”
“不需要。”
“嫂嫂……让我拿吧。”
孟鸢看他坚持,递了过去:“那你拿稳,不稳我敲你头。”
少年双手端着碗,像端着考卷,“我会稳的!”
苏明笑:“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端一碗面端得像送聘礼。”
临安:“苏……苏公子,你别胡说。”
三人赶回书院。
刚进讲堂门口,几十个学生立刻盯着那碗面。
有人压低声音:“那就是官席最后那碗?”
“是那碗能把上官吃安静的?”
“我看着也不难做啊……”
旁边同窗一脚踩他脚背:“你懂?你懂个屁。”
考官仍坐在堂上,像等一份卷子。
孟鸢把面放在最前面:“吃吧。”
考官抬眼,视线落在这碗比刚才更精致的葱油面上。
他夹起一筷。
葱丝几乎贴着面条,细得像一抽就断。
面条被酱汁裹得光亮,却不湿塌。
他送入口——
讲堂里几十双眼睛都盯着他嘴。
考官微微一顿。
他原以为第一版已经做到极致,没想到第二版……
味道更稳、更细、更透。
不是惊艳,是——
能让心静下来的稳。
考官第一次露出稍微认真的神色:“你用的是什么法子?”
孟鸢:“捏。”
考官:“……”
陈夫子几乎吓得站起来:“娘子,那叫‘手法’,不是‘捏’!”
孟鸢淡淡:“我捏出来的。”
考官轻咳一声:“你再说一遍你排席的理。”
孟鸢:“第一,看谁吃。
第二,看吃的人累不累。
第三,看前面吃什么了。
第四,看最后要不要让人心静。”
考官喃喃:“……心静。”
孟鸢:“所以我做了面。”
考官盯着她许久,终于开口:
“孟娘子,你愿不愿意在书院……挂个名?不教经,不教义,只教做吃食。”
讲堂——沸腾。
“娘子要当夫子?!”
“娘子!你教我们做葱油面!”
“娘子教我们做牛筋!”
“娘子每天来书院吗?”
“娘子是书院夫子?那我岂不是可以天天见娘子了?!”
临安一听,心脏“咚”地一声跳得差点停住。
他盯着考官,声音轻得像要沉在空气里:
“……她是周家嫂嫂。”
没人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