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7章 巡查禁军营

第127章 巡查禁军营(2/2)

目录

其三,重点在‘留’:省兵之目的,是为优化员额,将节省之饷银,用于厚赏留任之精锐,更新甲胄器械,提升战力!留下的,必须是真正的虎贲之士!”

其四,分批进行:自京畿及北方诸路开始,稳扎稳打,绝不求快求急。

吕公弼每说一条,将领们的脸色就变幻一分。他们明白,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皇帝亲自带着枢密使前来,方案如此细致,决心已昭然若揭。

吕公弼奏罢,赵顼再次开口,他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帝王的威严:

“朕知道,此事艰难,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或许有人会想,法不责众,可以拖延搪塞,甚至暗中阻挠!”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但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此乃国策,势在必行!凡尽心竭力、秉公执行者,朕不吝封赏!

凡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乃至胆敢蛊惑军心者,无论职位多高,背景多深,朕必严惩不贷,以正军法!”

冰冷的警告之后,他的语气又缓和下来,带上了一丝推心置腹的意味:

“诸位将军,尔等皆是我大宋栋梁,应知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一支冗滥之师,空耗粮饷,于国无益,于尔等建功立业亦是无益。

若能借此良机,练就一支真正可战必胜的虎狼之师,则他日勒石燕然,封侯拜将,方有可期!朕与吕枢密,愿与诸位同心协力,共成此强军伟业!”

先严斥,后勉励,恩威并施,赵顼将权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老将曹侑:

“曹将军,你在军中德高望重,朕望你能率先垂范,协助吕枢密,将此事办妥、办稳。”

曹侑心中凛然,知道这是皇帝将他乃至背后的曹家都绑上了战车,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老臣遵旨!必当竭尽全力,整肃军旅,以报陛下天恩!”

看着曹侑表态,其余将领无论心中作何想,也纷纷躬身应诺:“臣等遵旨!”

赵顼微微颔首,知道今日的震慑与动员已经达到效果。他站起身:

“具体细则,吕枢密会与诸位详细商议。朕,只要结果。”说完,便起身离去,留下满帐心思各异的将领,和一项即将深刻改变北宋军事格局的艰巨任务。

离营回宫的路上,赵顼看着窗外依旧喜庆的汴京街景,目光深邃。他知道,裁军的刀锋已经再次举起,这一次,绝不能半途而废。熙宁二年,注定要在风浪中启航了。

一个时辰后,正午的阳光略微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但汴京各处禁军军营的气氛,却因一队队特殊人马的出现而骤然升温。

只见一批批由内侍省官员带领,由皇城司便装精锐押运的货车,分别驶入了京城内外的禁军大营,甚至连地位较低的厢军营地也未遗漏。

货车上满载着还冒着热气的生猪、整车的时蔬、一坛坛的美酒,以及成捆的厚实布匹。

押运的宦官或皇城司干当官,当着全体将士的面,高声宣布:

“陛下有旨!值此新春,特拨内帑,犒赏三军将士!感念诸位戍卫京师、保境安民之辛劳!望诸位谨守职责,共卫社稷!”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各营。士卒们看着那些实实在在的肉食、布匹,听着这是“官家自掏内帑”的赏赐,顿时欢声雷动!“陛下万岁!”的呼喊声在各处军营此起彼伏。

寻常士卒不懂朝堂大计,但他们认得酒肉,认得布匹,更认得这份“皇恩浩荡”。

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和严苛的命令,都更能收拢军心,尤其是在“裁军”风声鹤唳的敏感时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