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放权(1/2)
南巡的御驾在秋意渐浓时,浩浩荡荡地返回了紫禁城。江南的温软仿佛还停留在眉梢眼角,但北地乾爽的风已带来了深宫特有的肃穆气息。
胤祚率领留京百官于午门外迎驾,数月监国,他眉宇间更添了几分沉毅与威仪,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朝野上下有口皆碑,玄烨看在眼里,欣慰之余,亦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回宫后,堆积如山的政务等待着玄烨亲自决断,他几乎是立刻便投入了繁重的朝务之中,连日操劳,加之南北气候差异,旅途奔波,纵是铁打的身子也难免有恙。
不过旬日,玄烨便染了风寒,起初只是微恙,他并未在意,依旧强撑着临朝理政,谁知病情骤然加重,竟至卧榻不起,发起高热来。
坤宁宫内,药香取代了平日的暖香。舒云日夜不离地守在龙榻前,亲自试药、喂药,用温热的帕子为他擦拭额头和手脚降温。
她眉头紧锁,眼中是化不开的忧色,看着榻上男人因病痛而憔悴的面容,往日的英武仿佛被一层脆弱笼罩,她的心便紧紧地揪在一起。
“云……儿……”玄烨在昏沉中呓语,下意识地寻找她的手。舒云立刻握住他滚烫的手,俯身在他耳边柔声应答:“臣妾在,皇上,臣妾在这里。”
他似乎安稳了些,但高热反复,病情时有反复,牵动着整个太医院和朝堂的神经。舒云几乎是衣不解带地照料着,亲自过问每一个用药的细节,连玄烨的饮食都亲手调制清淡易克化的药膳。夜深人静时,她便坐在脚踏上,靠着床沿小憩片刻,稍有动静便立刻惊醒。
玄烨昏睡的时间多,清醒时,便看到舒云布满红丝却依旧强打精神的双眼。他心中既是感动,又是心疼,想说什么,却被她以指尖轻轻按住嘴唇:“皇上龙体要紧,莫要劳神说话,一切有臣妾,有祚儿。”
她提到胤祚,玄烨的目光微微一动。在他病中,太子胤祚每日必来请安探视,并简洁扼要地禀报重要政务处理情况,条理清晰,决策果敢,甚至比他在朝时处理得更为稳妥周到。朝臣们对太子的信服与日俱增。
这夜,玄烨的高热终于退去,人也清醒了不少。殿内只点着一盏昏黄的宫灯,舒云正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小米粥,小心翼翼地吹凉,准备喂他。
玄烨靠在引枕上,借着灯光,仔细端详着舒云。不过短短十余日,她清减了不少,眼底有着明显的青黑,但眼神依旧温柔坚定。他忽然伸出手,轻轻抚上她的脸颊,声音因久病而沙哑:“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舒云鼻尖一酸,强忍着摇头,将粥碗递到他唇边:“皇上快别这么说,只要您能好起来,臣妾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玄烨慢慢用了半碗粥,精神似乎又好了一些。他靠在枕上,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沉默良久,忽然开口道:“云儿,这次病了这一场,朕忽然想明白了很多事。”
舒云心中一紧,握住了他的手,静静聆听。
“朕……老了。”玄烨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或者说,不再像年轻时那般,觉得这江山社稷,非朕一人之力不可支撑。”他转过头,看向舒云,眼神清明而深邃,“你看祚儿,他做得很好,甚至比朕想象得更好。朕卧病这些时日,他并未让朝局有丝毫动荡,反而处置了几件积年的难题。这江山,是时候更多地交到他手上了。”
舒云看着他,知道他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玄烨是雄才大略的帝王,掌控欲极强,如今主动提出放权,意味着他真正从心理上认可了儿子的成长,也意味着他愿意开始卸下肩上沉重的担子。
“皇上……”舒云不知该如何接话,心中既为儿子骄傲,又为丈夫感到一丝心疼。
“朕不是要完全撒手不管。”玄烨拍了拍她的手,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多了一份通透,“只是日后,寻常政务,便让祚儿多历练。朕也好偷些闲空,多陪陪你,看看孙子,享享天伦之乐。这万里江山,终究是要交给年轻人的。朕与你,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为自己活几年了。”
他的话语里,没有了帝王的霸气和不容置疑,反而像是一个疲惫却满足的丈夫和父亲,在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舒云望着他,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却是喜悦的泪水。她伏在床边,将脸埋进他掌心,哽咽道:“好……臣妾都听皇上的。只要皇上好好的,臣妾便一直陪着皇上,看祚儿开创盛世,看儿孙绕膝……”
玄烨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眼中是历经千帆后的平和与温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