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皇家家宴(1/2)
秦思源抬手虚扶,语气缓和下来,却依旧充满力量:“都平身吧,大夏是朕的,更是千千万万大夏子民的”。
“只要我们上下同心,秉持公心,依法行事,这大夏江山,便固若金汤!朕在前线,亦能心安!”。
他最后环视众人,掷地有声:“明日,出征!”。
会议在一种极度凝聚和亢奋的氛围中结束,群臣退出谨身殿时,个个心潮澎湃。他们知道,他们追随的,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君主,他们正在参与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
谨身殿内关乎国运的宏大叙事结束后,秦思源移驾至后宫一处较为私密的殿堂,这里灯火温馨,气氛与之前的肃杀截然不同。一场只为至亲准备的家宴正在此举行。
参与宴会的,是大夏皇室目前最核心的成员:坐在上首主位的,是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的秦老爷子,他如今虽无具体职司,但作为皇帝的祖父,地位尊崇。
紧挨着他的是秦思源的母亲,如今的皇太后,眉眼间带着慈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
下首则是秦思源的二叔,现任贵族院院长,兼领某些特殊使命的秦天云,他神色沉稳,目光内敛。
同辈人中,有秦思源的两个妹妹,已册封为公主,正值韶龄,在家宴上显得活泼些。
而最重要的,则是秦思源的妻子,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端庄贤淑,举止得体,以及另外三位被册封的妃嫔。
子嗣辈则是最活跃的,皇长子秦承业(五岁)、次子秦承泽(三岁)、幼子秦承昊(尚在襁褓),以及两位小公主,他们的嬉笑声为这场家宴增添了许多生气。
老爷子秦老汉看着眼前儿孙满堂的景象,乐得合不拢嘴,多喝了几杯御酒,话也多了起来,他拍着秦思源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好啊!源哥儿,看到咱们老秦家能有今天,爷爷我就是现在闭眼,也值了!”。
他环顾一圈,目光在几个曾孙曾孙女身上停留最久,随即又感叹道:“就是咱们家人丁还是单薄了些,想那大明的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子孙成群?咱们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得多开枝散叶,这江山才坐得稳当呐!”。
这话里的意思,在座的人都听得明白。不仅仅是字面上希望多子多孙,更深一层,是担忧这新兴的帝国,皇室根基尚浅,血脉不够繁盛,难以形成庞大的宗室力量来屏藩中央。
尤其是在皇帝即将亲征,远离权力中心的时刻,当然还有更深的一层,那就是还在保宁府被软禁的皇帝父兄。
秦思源如何不懂?他端起酒杯,敬了老爷子一杯,温和笑道:“爷爷,您就放心吧,咱们大夏的江山,靠的是制度,是民心,是文武百官的忠心用命”。
“子孙多了自然是福气,但更要紧的是教养,能把承业他们几个培养成才,比什么都强”。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子女教育,并未直接回应老爷子关于“多纳妃嫔、广育子嗣”的暗示。
在他心中,一个健康、稳定、依靠制度而非血缘维系的国家,远比一个依靠庞大宗室网络支撑的王朝更为牢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