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名声外传(1/2)
东鲁之滨的变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
“听说了吗?东边那个鸟不拉屎的东鲁之滨,如今不一样了!”
“咋个不一样?还能长出金疙瘩不成?”
“嘿,还真让你说着了!那边的新领主,据说是朝歌来的大王之子,是个有真本事的!去了不到一年,又是修水利又是发新粮种,如今地里产的粮食比以前多好几倍!”
“何止啊!他们那儿的工坊出的布,又结实又便宜!打的锄头镰刀,锋利得能照出人影儿!好多行商都往那儿跑呢!”
“真的假的?那领主这么厉害?”
“那还有假?人都称他‘贤明王爷’!而且啊,听说他去之后,把原来欺压百姓的恶霸都给收拾了,现在赋税轻得很,去了就能分地,借粮种!好多活不下去的,都往那儿奔呢!”
类似的对话,在东鲁各地的茶肆、驿站、田间地头悄然流传。“贤明王爷”殷星的名声,伴随着质优价廉的货物和那些投奔者的口口相传,如同春风般吹遍了东鲁,甚至向着更远的诸侯国蔓延。
起初,只是零星的、活不下去的流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拖家带口,循着模糊的方向而来。当他们真的踏上东鲁之滨的土地,看到那整齐的水渠、绿油油的庄稼、热火朝天的工坊、以及井然有序却并不严苛的管理时,简直如同到了梦中仙境!
登记、分地、借粮种农具……一套流程清晰高效,没有欺压,没有盘剥。只要肯干活,就能活下去,甚至能过得不错!消息随着他们安顿下来后寄往家乡的信件,更添了几分真实性。
于是,更多还在观望的流民动心了。从一开始的三五成群,到后来的小股队伍,再到几乎形成规模的迁徙潮。东鲁之滨的边境线上,时常能看到面黄肌瘦却眼中带着希望的百姓,在被简单核查身份后,被引入这片希望之地。
洪畴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安排接收流民,又要加强边境巡逻,防止奸细混入,还要调配物资确保新来者能尽快安顿。但他累并快乐着,看着封地人口不断增加,荒地不断被开垦,心中充满了干劲。
更让殷星注意的是,前来投奔的,不再仅仅是普通流民。
这一日,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气质却有些不凡的中年文士,带着一名书童,风尘仆仆地来到巡狩使府外,求见领主。
殷星在府中接见了他。此人名为田穰,自称原是东伯侯麾下一名小吏,因不满上官贪腐、献策无门而辞官,游历至此,听闻“贤明王爷”之事,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