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宗室世家的角力(2/2)
李建成目光扫过殿中,又道:“李瑗有错,自当依律处置,可不能因他一人之过,便将所有皇室子弟一概而论。眼下更该念着楚王、永安王这般忠烈,也念着山南道信州的军情,莫让追责之争盖过了驰援的急务,还请陛下明鉴!”
李渊闻言,紧绷的脸色稍缓了几分,指尖摩挲龙椅扶手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他望着李建成,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怅然,亲子李智云、堂弟李孝基的战死,是他心底难提的痛,此刻被提及,倒让他暂时压下了对宗室失责的怒火,大唐江山初定,内忧外患之下,确实需要平衡各方关系,不可因一时意气而误了大局。
沉默片刻,李渊沉声道:“建成说得是,智云、孝基皆是皇室英烈,不能因李瑗一人,寒了宗室忠勇之心。”
话锋一转,他看向兵部尚书,语气重归威严:“传令秦武通、张镇周,三日内必须出兵夺回信州,若有延误,军法处置!”
言罢,他抬眸看向郑善果,咬牙缓缓说道:“至于李瑗,着宗正寺先行羁押,待山南道战事稍定,再连同逼反李靖、疏忽信州布防之罪,一并交由大理寺彻查定罪!”
殿中众人见李渊拍了板,纷纷躬身应道:“臣等遵旨!”原本剑拔弩张的追责氛围,总算因这道旨意暂时平息,只是谁都清楚,宗室与世家的角力,并未真正结束………
………………………………………
朝会完结,已是辰时五刻,李建成刚返回太子东宫,还未及换下朝服,便听得门外侍卫躬身禀报:“殿下,民部尚书窦大人求见。”
李建成脚步一顿,略作思忖,今日早朝,父皇才特意嘱咐窦琎牵头筹备赈灾以及军需粮米,眼下正是调拨粮草、协调运输的要紧时候,他怎么会有闲暇专程来东宫?难道是粮草筹备遇到了变故?
心中虽有疑惑,李建成还是抬手整了整朝服,对侍卫沉声道:“引窦大人去东暖阁等候,孤换下朝服便来。”
东暖阁里燃着银丝炭,暖意裹着松木香漫开,驱散了冬寒。窗棂糊着厚云母纸,柔缓的天光落在锦缎桌椅上,墙角铜炉煮着热茶,水汽袅袅。案头一盆半开的红梅,艳色映着墨竹屏风,冷香与暖炉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倒让这冬日的阁内既显雅致,又透着几分安心的暖意。
可窦琎却半点没心思赏这景致,坐在锦凳上微微欠着身,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时不时飘向阁门,脸色有些愁苦,无暇顾及周遭的雅致暖意。他心里盘算着,此次前来求助,太子究竟会不会出手相助,若太子拒绝,自己又该如何是好,想到这些,不禁心急如焚。
也不知过了多久,阁外终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伴着侍卫的躬身问候声,窦琎猛地站直起身,下意识整理了下衣袍,原本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却仍难掩眼底的急切。
李建成推门而入,带着一身淡淡的寒气,刚踏入暖阁便微微颔首:“窦尚书久等了。”
说着便走到主位坐下,抬手示意近侍添茶,目光落在窦琎略显局促的神色上,开门见山问道:“窦尚书,早朝后正值筹备粮草的要紧时候,你专程来东宫,可是有要事相商?”
窦琎往前急走两步,又强自克制,在离案前半步处猛地顿住,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殿下,臣今日来,是来求您相助的,还请殿下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