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 第554章 三大粮商

第554章 三大粮商(2/2)

目录

张万山指尖在桌沿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李博明,神色依旧凝重:“博明兄,我又何尝不知事态紧急?可那赵氏行事缜密,滴水不漏,粮源查不到,底细摸不清,贸然行动只会自乱阵脚。”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的温热却未能驱散心中的烦闷:“我已让管事去查赵氏粮行骡车的动向,若能找到他们的囤粮点,或许能有应对之策。”

“他们的囤粮点,我恰好知晓。”沈静柏轻抿一口茶水,瓷杯轻轻磕在桌面上,声音不疾不徐,却让满室之人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些粮米是五日前入城的,赵氏没选别处,偏偏在西市拐角租了个闲置的老粮栈。每日寅时前都有伙计从那粮栈搬粮,一车车运往赵氏粮行,错不了。”

他放下茶盏,指尖在桌上虚点了点西市的方向:“那粮栈原是前几年关张的,门窗破旧,赵氏租下后只简单修缮,看着毫不起眼,倒正好用来藏粮。若不是沈家有间铺子离西市近,管家每日盘货时多留了个心眼,还真难以发现。”

“不知能否从中做些文章………”李博明身子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按在桌沿上,声音压得极低,眼中闪烁着急切的火光,“既然摸清了囤粮的地方,咱们不如找些人手,夜里悄悄摸过去,直接把那粮栈里的米抢过来!没了粮,赵氏就算想低价卖,也无计可施,到时候百姓还得回头找咱们买粮!”

张万山心中不禁一动,手指在梨木椅扶手上快速摩挲了两下,眼底原本的沉郁之色稍稍散去,透出几分亮色,却并未立刻回应李博明的提议。

他转头看向站在炭盆旁的幕僚李默,语气虽缓,却仍带着几分考量:“李默,此事你怎么看?依你之见,博明兄的法子可行吗?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李默抬首,目光先扫过张万山眼底的意动,又掠过李博明难以抑制的急切,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家主,此法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实则风险极大。”

“其一,那粮栈虽地处偏僻,但赵氏既敢将粮食囤在那儿,必定安排了人手看守。咱们贸然带人去抢粮,一旦动静闹大,被官府或是百姓撞见,定会惹上麻烦,张家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

“其二,咱们至今不知赵氏背后是否有人撑腰,若真动了他的粮,只怕是引火烧身。”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依属下之见,不如先派人盯着那粮栈,看看赵氏的粮究竟能支撑多久,再寻机会从长计议,如此比贸然行事更为稳妥。”

“那赵氏不过是外地来的,能掀起多大风浪!”李博明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中带着几分狠劲,“只要咱们齐心,先把他的粮抢过来,断了他的根基,他自然会滚出沧州。出了沧州,兵荒马乱的,出点意外,也没人能追究。”说罢,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李博明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身子前倾,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沧州城前些年倒是有个赵家大族,最后不也被我等联手……”

话未说完,沈静柏猛地一拍案桌,茶盏被震得高高跳起,溅出的茶水洒在案桌上。

他“噌”地站起身来,素来温和的脸上满是厉色,指着李博明厉声喝道:“李博明,你给我闭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说出这等谋害人命的混账话?咱们是粮商,不是兵匪!若是再胡言乱语,休怪沈家与你划清界限!”

李博明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震住,刚扬起的声调戛然而止,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狠厉之色褪去大半,只剩下几分慌乱。

他张了张嘴,试图辩解,却对上沈静柏冷若冰霜的眼神,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只得悻悻地站在原地。

沈静柏平日里总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哪怕见到挑担的货郎,也会热络地攀谈家常。府里的仆役犯错,他也多是温言劝诫,从不疾言厉色,沧州城里提起沈东家,无人不夸一句和善。

然而,张万山和李博明与其相处日久,却皆是深知,在他和善的表象之下,实则心狠手辣,手段残忍至极。但凡有人妨碍到他,他也从不当面发作,而是在暗地里不动声色地布局,让对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家破人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且行事阴狠,不留半点痕迹。

“都是为了营生上的事,犯不着动这么大肝火。”张万山见状,轻咳一声,伸手按住桌沿,示意两人坐下,语气尽量缓和,“博明也是急糊涂了,说话没个分寸,忘了有些事能做却不能说出口!”

说罢,他为沈静柏重新斟了一盏新茶:“静柏兄你也别往心里去,咱们如今该琢磨的,是如何对付那赵氏粮行,可别自个儿先乱了阵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