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437章 药皂的丰碑

第437章 药皂的丰碑(2/2)

目录

“好一个‘利国利民’!”李世民抚掌大笑,龙椅都仿佛震了三震,“朕准了!传旨工部,拨款五千贯扩建新械坊,所需铜铁、木材皆由国库优先供应!再调百名巧匠归李杰调度,凡他奏请之事,各部门不得推诿!”

“谢陛下!”李杰深深鞠躬,额头几乎触到地面。他能感受到背后无数道目光,有欣慰,有警惕,也有算计,但他心中只有一片澄明——他要的从不是官爵金银,而是能让知识落地生根的土壤。

庆功宴散时已近午夜,李杰提着赏赐的锦盒走出太极宫,夜风带着寒意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暖意。朱雀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金吾卫的甲叶碰撞声远远传来。他抬头望向天边的明月,忽然想起穿越前导师说的话:“科学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类活得更有尊严。”

如今在这大唐盛世,他终于触摸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回到司农寺时,工匠们还在等他。王二杀了自家养的老母鸡,张三烫了壶新酿的米酒,连平日里最抠门的老孙都买了两斤酱牛肉。众人围着篝火坐成一圈,听李杰讲庆功宴上的情景,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

“大人,您真的不要官吗?”年轻的学徒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地问,“听说入了政事堂,就能天天见陛下呢。”

李杰笑着摇头,给众人倒上酒:“官再大,若不能做事,又有何用?咱们扩建新械坊,做出更好的器物,让百姓能吃饱穿暖,让士兵能平安回家,这比任何官爵都实在。”

王二用力点头,粗粝的手掌拍得大腿通红:“大人说得对!俺儿子在北疆写信说,现在军里天天用咱们的药皂,连校尉都夸他皮肤比小娘子还光滑呢!”

众人哄堂大笑,火光映在每个人脸上,映出比黄金更耀眼的憧憬。李杰看着这些朴实的工匠,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穿越的意义——不是改变历史,而是让这段历史里的人们,能活得更幸福些。

夜色渐深,宸妃宫内依旧亮着灯。武媚娘将宸妃香肆的账册与司农寺的药皂订单并排放在案上,烛光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跳跃的光斑。香肆的账本上,“玫瑰药皂”的销量一栏用朱笔圈了又圈,这个月的利润已突破六百贯;而司农寺的订单上,“军用药皂”的数字从每月三千块增至五千块,后面还跟着尉迟恭亲笔批注的“急需”二字。

“娘娘,这李杰倒是会邀功。”小翠给炭盆添了块银骨炭,火苗“噼啪”作响,“不过是块皂,竟被陛下夸成了神器。”

武媚娘没抬头,指尖在“五千块”上轻轻点着,指甲上的凤仙花汁艳若滴血:“你不懂。他要的不是功名利禄,是陛下的信任,是研制器物的权力。这新械坊扩建之后,怕是要藏着更大的动静。”

她想起眼线回报的“火球弹试爆”,想起那些被秘密运进新械坊的硫磺和硝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这个李杰,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谁也猜不透他下一步会涌出什么。

“让人把那批西域进贡的安息茴香送到司农寺,”武媚娘忽然道,“就说是香肆用不完的废料,赠予李大人做药皂辅料。”

小翠愕然:“娘娘何必对他示好?”

“示好?”武媚娘轻笑,拿起一枚珍珠在指尖转动,“本宫是想看看,这口井里到底能捞出什么宝贝。”她望向窗外,司农寺的方向隐约有灯火闪烁,像一颗正在积蓄力量的星辰。

与此同时,新械坊的地窖里,李杰正调试最新一批火球弹。工匠们屏住呼吸,看着他用特制的铜尺测量引线长度,将硝石粉末按“七三配比”装进加厚的竹筒。

“点火。”李杰沉声下令。

引线“滋滋”燃烧,火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纤细的弧线,像流星坠入深渊。片刻后,地窖外传来沉闷的轰鸣,地面微微震颤,远处的狗吠声瞬间沉寂——这是他们调试的第十三次,射程已达一百五十丈,威力足以炸穿三寸厚的铁甲。

“明天送十枚去尉迟将军府,”李杰擦了擦手上的火药灰,声音平静,“让他在北疆试试实战效果。”

孙老实点头应是,看着那些裹着麻布的竹筒,眼中既有敬畏也有忐忑:“大人,这东西真要用到战场上?”

“它们本就该去那里。”李杰望着地窖顶的透气窗,月光从缝隙中漏下来,在火药粉上洒下一层银霜,“但我希望,它们永远只是威慑,永远不必真的饮血。”

夜色更深了,长安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渐渐模糊。宸妃宫的烛火与新械坊的灯火遥遥相对,像两颗跳动的心脏,维系着这座皇城的脉搏。

武媚娘站在宫墙上,凤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她望着司农寺方向那片跳动的火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簪上的凤凰——这个李杰,和她一样,都在盯着比储位更遥远的东西。

李杰则在新械坊的图纸上勾勒着新的轮廓。那是一个由齿轮、杠杆和蒸汽组成的古怪装置,旁边标注着三个字:蒸汽机。引线的火花在他眼中一闪而逝,照亮了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注释。

太子位的争夺还在继续,魏王府的密探、晋王府的说客、长孙府的幕僚,在长安的夜色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但武媚娘和李杰都清楚,他们的目光早已越过这张网,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那里有药皂铺遍丝绸之路的繁华,有火球弹守护的万里疆土,有蒸汽机轰鸣的工厂,有远洋舰开拓的新航道。那里,是一个被知识和创造力重塑的大唐,一个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追梦人的时代。

夜风穿过新械坊的窗棂,带来渭水的潮气,也带来了远方的号角声。李杰将图纸折好,锁进铁盒,抬头望向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属于他的征途,才刚刚启程。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