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过目不忘(1/2)
张先生授课,素来严谨。他并不急于讲授新内容,而是先考察学童们对前日功课的掌握情况。他手持戒尺,缓步踱于学童之间,目光如炬,令人生畏。
“李富贵,”他停在那个穿宝蓝色绸褂的胖男孩桌前,“你将昨日所讲的‘融四岁,能让梨’一段,背诵一遍。”
李富贵,也就是那胖男孩,吭哧哧地站起来,胖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开始背诵:“融四岁,能……能让梨……呃……弟于长,宜……宜先知……”他背得磕磕绊绊,好几处都需要张先生提词,才算勉强过关,额头上已渗出了细汗。
张先生面无表情,又点了另外几个学童,表现大多平平,偶有流畅者,也仅限于死记硬背,问及其中含义,便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学堂里的气氛有些沉闷,那些原本还带着优越感的富家子弟,此刻也耷拉着脑袋,不敢与先生对视。
最后,张先生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的萧绝身上。这个新来的孩子,从进门起就遭受了明显的排挤,却始终沉默,只是挺直背脊坐在那里,黑沉沉的眸子看不出情绪。
“萧绝。”张先生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你初来乍到,昨日并未听课。不过,既然入了学,便需知晓进度。你将方才他们背诵的‘融四岁,能让梨’一段,试着复述一遍,能记多少便是多少。”
这话一出,学堂里顿时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尤其是李富贵,更是面露讥诮,等着看这个“叫花子”出丑。连前面的内容都未学过,怎么可能复述刚刚才听了几遍的段落?先生这分明是为难他。
萧绝抬起头,看向张先生,黑眸沉静。他没有立刻开口,似乎在回忆。方才那些学童背诵时,他确实一直在默默聆听,那些字句如同烙印般,清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在众人或嘲弄或看好戏的目光中,萧绝站起身。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微微垂眸,清朗而略带沙哑的童音在安静的学堂里响起,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他不仅将李富贵等人磕磕绊绊背诵的那几句完整复述,甚至流畅地接上了后面他们尚未考察到的内容!声音平稳,毫无滞涩,仿佛早已烂熟于心!
整个学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