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 第46章 林弘仲的救火

第46章 林弘仲的救火(1/2)

目录

祠堂事件的硝烟尚未散尽,林弘仲已疾驰在通往广州的驿道上。马车颠簸,他的心却比车轮转得更快——必须在各方势力做出不可挽回的决定前,找到破局之法。

“再快些!”他催促车夫,一边翻阅着连夜整理的卷宗:祠堂损失评估、涉事人员背景、双方诉求清单...还有最重要的,一份精心准备的“赔礼方案”。

广州海道副使衙门内,汪鋐正面临巨大压力。书案上堆着三份文书:香山县的急报要求严惩澳夷;按察使司的咨文建议安抚民情;最棘手的是朝廷八百里加急——御史参劾他“纵夷虐民”,要求彻查。

“林先生到!”门子通报声未落,林弘仲已疾步而入,扑通跪地:“大人!此事万万不可激化!”

汪鋐冷着脸:“尔等做得好事!如今朝廷震动,本官亦被牵连!”

林弘仲不慌不忙呈上卷宗:“大人明鉴,此事确有隐情。”他翻开现场草图,“祠堂火起实因烛台倾倒,非故意纵火;村民伤亡系踩踏所致,非番夷攻击。”接着呈上验伤记录,“葡萄牙水手佩德罗确系酒后失控,但已被私刑处死——此乃法外滥用私刑!”

汪鋐一怔:“此言属实?”

“千真万确!”林弘仲又呈上村民口供副本,“更有甚者,有人借机煽动暴乱,喊出‘官逼民反’——此乃大忌!”

话题巧妙转移:从番夷滋事变成民变危机。汪鋐神色凝重起来——处理民变不当,比纵容番夷罪更大。

见汪鋐动摇,林弘仲趁热打铁:“然民愤亦需安抚。葡萄牙人愿全额赔偿,并额外捐赠义学、医馆。”他呈上礼单,“另备薄礼,慰劳大人操劳。”

汪鋐瞥见礼单上的数字,眼角微动。但仍沉吟:“朝廷那边...”

“晚辈愿赴京周旋。”林弘仲立即接话,“闻张御史乃海刚峰门生,刚峰先生最重民生。若知番夷捐建义学医馆,或可转圜。”

汪鋐终于点头:“且试之。但香山那边...”

“晚辈即刻去处置!”

香山县衙又是另一番景象。县丞赵文华铁了心要借机整肃澳夷,已写好奏章准备上呈。

林弘仲不改策略,见面先呈罪状:“赵大人执法如山,晚辈佩服!葡萄牙人确该严惩!”

接着话锋一转,“然闻大人正在筹修县学,苦于经费不足?葡萄牙人愿捐银千两,惟求戴罪立功。”

赵文华冷笑:“本官岂是...”

“且听闻大人公子今秋乡试?”林弘仲看似不经意道,“恰巧晚辈结识一位致仕翰林,最擅制艺...”

赵文华顿时语塞。儿子连续落第,确是他心病。

林弘仲又加码:“葡萄牙人还有一请:愿请大人主持公道,严惩涉事暴民——特别是那些喊出‘官逼民反’的狂徒。”

这招极高明。既给赵文华台阶下,又将矛盾转向“暴民”,维护官府权威。

离开县衙,林弘仲立即赶回澳门。葡萄牙人这边更是群情激愤。

“我们已处死佩德罗,还要怎样?”卡瓦略怒吼,“难道要指挥官磕头谢罪?”

安东尼奥也态度强硬:“适当的赔偿可以,但不能屈服!”

林弘仲先听众人发泄,然后缓缓道:“诸君可知中国有句古话:‘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分析利害,“今日若不让步,明日朝廷大军压境,玉石俱焚!”

见众人沉默,他换个角度:“诸君来东方,所求者无非财富。若澳门不保,贸易中断,损失何止千万?”

最后抛出方案:“赔罪不是屈服,是投资。今日付出些许银两面子,换来长治久安,岂不划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