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 第86章 马尼拉华人区

第86章 马尼拉华人区(1/2)

目录

安东尼奥总督的官方拜访安排在次日,这给了他半天时间以非正式身份观察这座西班牙统治下的远东枢纽。他没有带太多随从,只由一位通晓西班牙语的混血秘书和两名便装护卫陪同,走出了戒备森严的Itrauros城墙。

仅仅穿过一道城门,眼前的景象便骤然剧变,仿佛一步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城墙之外,紧邻着帕西格河(PasigRiver)畔,是一片规模巨大、喧嚣鼎沸、与城内井然有序的欧洲风格格格不入的街区。这里便是马尼拉华人区——帕里安(Paria)。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味:浓郁的香料、腌制食品的咸酸、焚烧的线香味、牲畜的膻味、河水的土腥气,以及无数人聚集生活所产生的特有体味,混合成一股强烈而充满生命力的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的建筑拥挤不堪,大多是竹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屋顶覆盖着棕榈叶或瓦片,鳞次栉比,见缝插针。街道狭窄而泥泞,两侧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摊位和店铺,招牌上用汉字和歪歪扭扭的西班牙文写着店名和货品。人声鼎沸,各种方言——闽南语、粤语、官话——交织在一起,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工匠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安东尼奥仿佛瞬间回到了澳门的某些街巷,但这里的规模更大,气氛也更加…紧绷和喧嚣。他看到一个铁匠铺里,中国工匠正熟练地打造着铁钉和工具,旁边可能是裁缝铺,缝制着欧式风格的衬衫;一个药铺门口挂着干草药和奇怪的动物骨骼,老郎中正为一名西班牙士兵把脉;不远处,木匠在制作精美的家具,陶匠在仿制景德镇的瓷器(虽然釉色和胎质稍逊),甚至还有印刷作坊,里面传出雕版印刷的声响。

“这里什么都能买到,什么都能找到,总督阁下。”秘书低声介绍,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叹,“从一根针到一口棺材,从一碗面条到丝绸锦缎。西班牙人生活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帕里安。”

安东尼奥默默点头。他看到了经济的活力,但也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这里的繁荣背后,隐藏着一种无根浮萍般的脆弱感。华人区被高大的木栅栏和西班牙士兵的哨塔隐约包围着,出入口有士兵检查,虽然不算极其严格,但一种无形的隔离和控制感无处不在。

他的到来引起了一些注意。他欧式的衣着和气质与普通华人商贾不同,但又不同于常见的西班牙老爷。好奇、警惕、讨好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投来。很快,一位衣着体面、头戴瓜皮小帽、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华人男子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着熟练而谨慎的笑容。他是林弘仲在马尼拉的商业合作伙伴之一,姓陈,早已接到消息在此等候。

“欢迎总督大人光临小地方,鄙姓陈,林老爷已经吩咐过了,请随我来,这里人多眼杂。”陈老板用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官话说道,同时恭敬地行礼。

安东尼奥微微颔首,跟随陈老板穿过熙攘的街道,走进一家相对僻静的茶行后院。楼上雅间早已备好清茶和点心。

“陈老板,这帕里安……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安东尼奥抿了一口茶,开门见山,“看起来比澳门的华人区还要繁华。”

陈老板的笑容变得有些苦涩,他压低了声音:“大人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热闹。我们在这里,不过是西班牙人圈养的奶牛和工蚁罢了。”

他叹了口气,开始娓娓道来:“大人您知道,西班牙人擅长征服和掠夺,却不善经营。这马尼拉城里城外,上万西班牙人、土生白人和stizo(混血儿),他们吃的米、穿的衣、用的器具、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我们华人工匠和商人供应的?没有帕里安,马尼拉连一个月都维持不下去。”

安东尼奥表示同意:“确实,澳门也是如此。没有华人,就没有澳门的繁荣。”

“但不一样,大人,很不一样。”陈老板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在澳门,诸位佛郎机老爷至少还讲些规矩,林老爷那样的人物也能说得上话,大家是合伙做生意。在这里……”他指了指城墙方向,“那些卡斯蒂利亚老爷,从心底里既看不起我们,又害怕我们,更需要我们。这种矛盾,让他们变得反复无常。”

他呷了口茶,继续道:“他们需要我们的手艺和经商才能来建设殖民地、经营大帆船贸易,需要我们的商品去换他们的白银。所以他们允许我们在这里居住、经营,甚至表面上给予一些自治权。帕里安的‘格拉西亚’(Goberadorcillo,华人甲必丹)也是我们自己人选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