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圣费利佩号”的诱惑(1/2)
与席尔瓦总督的会晤,如同在坚硬的西班牙花岗岩上凿击,只留下几道浅白的划痕,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承诺。安东尼奥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总督府,但他马尼拉之行的日程并未结束。席尔瓦总督出于礼节,或许也带着几分炫耀的意味,邀请他参观即将卸货完毕的“圣费利佩号”(SaFelipe)马尼拉大帆船。
这恰是安东尼奥求之不得的机会。他需要亲眼看看,那传说中滋养着西班牙帝国远东野心的白银洪流,究竟是何等模样。
马尼拉湾的阳光下,“圣费利佩号”如同一位功成名就、略显疲惫的巨人,静静停泊在深水区。经过长达数月的跨太平洋航行,它的船体上布满斑驳的海洋附着物,船帆多有修补,但庞大的身躯和高耸的艉楼依旧彰显着无可置疑的力量感。
与澳门常见的葡萄牙卡拉维尔帆船或甚至荷兰弗鲁特船相比,它显得更为笨重、敦实,仿佛不是为了速度与机动,而是为了承受最恶劣的海况和装载最沉重的货物而生。
码头上早已戒严。一队队身穿鲜艳军服、手持长戟火枪的西班牙士兵组成了严密的警戒线,将好奇的民众隔离在外。
皇家财政官、海关官员、总督府代表、教会显要以及少数获得特许的大商人(主要是西班牙人和部分受信任的stizo混血商人)聚集在专用的卸货区,气氛庄重而热切。
安东尼奥在席尔瓦总督的一名副官陪同下,登上了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卸货的全过程。
沉重的跳板连接着大帆船巨大的侧舷货舱门。号子声、军官的口令声、木制滑轮组的吱呀声混杂在一起。
最先被搬运下来的,并非白银,而是来自新西班牙的各种特产:一捆捆染成鲜艳红色的胭脂虫干(珍贵的染料)、一箱箱可豆、一袋袋烟草、各种兽皮,甚至还有几笼色彩斑斓的热带鹦鹉和美洲珍禽。这些物产将在亚洲市场上出售,换取部分本地开支。
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安东尼奥,都越过了这些,紧紧盯着货舱深处。
终于,核心的货物开始出现了。
先是被四人一组、步履沉重地抬下来的木质货箱。箱子异常沉重,压得杠子深深嵌入搬运夫(大多是强壮的菲律宾土著或黑奴)的肩膀肌肉中。箱子被小心翼翼地放在铺着厚布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财政官上前,用撬棍打开箱盖——
刹那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银色光芒闪过。
箱内,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码放着一枚枚铸造好的西班牙银圆——著名的“八里尔银币”(PesodeaOcho),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西班牙银元”的硬通货。每一枚都分量十足,边缘带着铸币的齿痕,正面是西班牙王室的徽章,反面是海格力斯之柱图案和“PLUSULTRA”(超越极限)的铭文。它们沉默地堆积在一起,却散发出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财富力量。
这还仅仅是开始。
紧接着,更令人震撼的景象出现了。更大、更沉重的箱子被卸下。打开之后,里面不再是钱币,而是一块块未经切割、或者被粗略铸造成长条砖块形状的银锭(Tejo)!这些银锭表面粗糙,还带着冷却时留下的波纹和气泡痕迹,在阳光下闪烁着更为原始、更为厚重的金属光泽,每一块都需两名壮汉才能勉强抬起。它们才是波托西银矿最直接的产物,是财富最原始、最赤裸的形态。
码头一侧的空地上,银箱和银锭越堆越高,逐渐形成了一座闪烁着诱人光芒的小山。财政官和书记员们紧张地忙碌着,清点、登记、贴上封条。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手指一刻不离火枪扳机。空气中仿佛都弥漫开一种冰冷的金属气息,压过了海风的咸腥和码头的汗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