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1/2)
他合上书,语气郑重:“所以闻市长说书院街是书院的‘外延’再贴切不过。书院是‘骨’,街是‘肉’,没有街的烟火气滋养,书院就是孤立的古迹;没有书院的文脉支撑,街就是普通的老街区。这两者,从来都是一体共生的。当时的《长宁府志》里写着‘书院之侧,街衢纵横,书声与市声相闻,晨钟共暮鼓齐鸣’,这便是最鲜活的写照,也是文脉与民生共生的最好证明。”
闻哲笑道:
“这同现在有人承包大学食堂有些相似,不过这只能让极少数人得益。但形成一条街,却是福泽大众的好事。”
大家都笑了起来。
魏敬武闻言豁然开朗,忍不住点头附和:
“闻市长说得透彻!以前我只想着保住自家亲戚的铺子,现在才明白,我们守的不仅是几家商铺,更是长宁人代代相传的精气神。”
王伯石说:
“对,所谓‘文脉系民生,烟火续传承’,就是这个道理。”
王伯石将一份厚厚的资料分发给众人,说:
“这是民国时期《长宁方志》和书院街商户名录,还有建国后几次小规模修缮的档案。但光有这些不够,我们得找活的‘历史’。”
他对闻哲说:
“闻市长,能不能专门组织人,分小组走访老街住户,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把他们记忆里的街巷格局、老字号招牌、甚至是哪棵老树下有茶摊,都一一记下来。不仅要留下来,还要让它活起来。”
闻哲点点头,说:
“我明白王主席的意思,这很有意义。魏主任已经在做一些记录,魏主任,请你也说说你搜寻的一些历史记载。就以敬仁书店为例,说说这书店最早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什么老规矩、老讲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